[浙江]2013-201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属九校高一12月联考物理试卷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
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
钓鱼岛(The Diaoyu Islands)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的位置距温州市约356km、福州市约385 km、基隆市约190 km。若我国某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到达钓鱼岛时航行了480 k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海监船位移的大小是480 km,路程356 km |
B.该海监船位移的大小是356 km,路程480 km |
C.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时,确定其位置时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 |
D.若知道此次航行时间可求出此次航行的近似平均速度 |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
B.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
C.速度的方向改变,则加速度的方向也改变 |
D.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
如图所示,小球竖直地挂在轻绳下方并和光滑斜面恰好相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轻绳的拉力、斜面支持 |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
C.重力、轻绳的拉力 |
D.轻绳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天花板上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 |
B.物体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
C.物体可能受五个力的作用 |
D.物体可能受二个或四个力的作用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归纳前人学说,通过实验验证后得到的物理规律 |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球接触球板后速度很大),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 |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
B.物体受合外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
C.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变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发生突变 |
D.物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可能为零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该装置研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
B.打点计时器接电源直流输出端 |
C.牵引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D.在增加小车质量的同时,增大木板的倾角 |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时刻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两次分别在1 s末和4 s末到达同一位置 |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D.0—6s内,乙的位移比甲大 |
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只有0<t<2s | B.只有2s<t<4s |
C.0<t<2 s和6s<t<8s | D.0<t<2s和5s<t<6s |
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
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皮带运输机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 |
D.若匀速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A.6 N,3N B.1 N,1 N
C.0,3 N D.0,2 N
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 )
A.0.1s | B.0.5 s | C.1 s | D.3 s |
用力F1单独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可产生加速度为3 m/s2,力F2单独作用于这一物体可产生加速度为1 m/s2,若F1、F2同时作用于该物体,可能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 B.1.5 m/s2 | C.3 m/s2 | D.5 m/s2 |
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v0能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如在木块上再粘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仍以初速v0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它们能滑行的距离为( )
A. | B.2s | C. | D.s |
如图所示,m=5kg的物体A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以a=5m/s2加速向上运动,已知F="65" N,斜面倾角θ=37o,则突然撤去F的瞬时,A的加速度为( )
A.2m/s2,沿斜面向上 | B.4m/s2,沿斜面向 |
C.6m/s2,沿斜面向下 | D.8m/s2,沿斜面向下 |
大小分别为4N、9N和11N牛的三个共点力,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化,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合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大小,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则: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20N的拉力时,其长为25cm,对其施40N压力时,其长为10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___cm,其劲度系数为___N/m。
质量为m的物体在合力F的作用下获得大小为a的加速度。现在要使物体获得大小为3a的加速度:若保持它的质量不变,则应使合力变为_______F;若保持合力不变,则应使它的质量变为_______m。
图示是使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出s1=1.20cm,s2=2.40cm,s3="3.60cm," s4=4.80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B= 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2。(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A)。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实验中,若把细绳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其中正确的是 ___ 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有且仅有一个答案是对的)
(2)图B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分别得到的两幅图,其中F是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幅图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填“甲”或“乙”)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先后经过O点正下方A、B两点,此过程中,从O运动到B所用时间t1=3s,从A到B所用时间t2=1s,g=10m/s2,求:
(1)物体到A点时的速度。 (2)A、B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为20kg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摩擦力的大小。
由于下了大雪,许多同学在课间追逐嬉戏,尽情玩耍,而同学王清和张华却做了一个小实验:他们造出一个方形的雪块,让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斜坡的底端沿坡面冲上该足够长的斜坡(坡上的雪已压实,斜坡表面平整),发现雪块能沿坡面最大上冲3.4 m。已知雪块与坡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他们又测量了斜坡的倾角为θ=37º,如图所示。他俩就估测出了雪块的初速度。那么:
(1)请你算出雪块的初速度为多大? (2)请问雪块沿坡面向上滑的时间为多长?
(sin37º="0.6" , cos37º=0.8,g取1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