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河南]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生物卷

下列对于有关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纤维素
B.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C.核糖体:核糖、蛋白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德国生物化学家科塞尔第一个采用水解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核酸的结构,并因此荣获1910年的诺贝尔奖。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DNA和RNA都易被水解为单个的核苷酸
B.核酸中的五碳糖由5个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C.细菌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8种产物
D.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发现了四螺旋DNA结构,因其结构中富含鸟嘌呤基础构件,故常缩写为“G—四联体”。下列有关四螺旋结构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折叠含有大量鸟嘌呤碱基的合成DNA链,有可能在实验室里获得方形DNA结构
B.可利用相应的抗体蛋白来检测四螺旋DNA在细胞中的位置
C.四螺旋结构DNA的形成可能与DNA的复制失控导致其密集程度增大有关
D.该DNA分子更可能出现在癌细胞等快速分裂的细胞中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洋葱根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尖细胞内ATP的形成和基因表达均离不开细胞器
B.根尖细胞均具有大型液泡,与水分的吸收密切相关
C.根尖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是基因的载体
D.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较活跃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
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少的是Ⅲ过程
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D.直接控制酶a合成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有待于在蛋白质层面予以提示和阐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就有可能找到连接基因、蛋白质与发育及有关疾病的纽带。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越大,包含的氨基酸种类就越多
B.盐析和高温对蛋白质的影响相同,均破坏了其空间结构
C.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D.蛋白质中只有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基因控制的结果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生物学家将多个细胞均分为两组,并进行相应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存活的细胞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
C.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D.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
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真核细胞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物质合成及运输过程涉及下列几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①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②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③含有糖蛋白的细胞结构 
④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⑤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结构的细胞器
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大分子物质经过的路径依次为②④⑤①③
B.该物质合成与分泌过程中③与⑤膜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同
C.该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在④的外膜上产生
D.可使用35S标记来研究该物质合成及运输的途径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蛋白质外壳内部有两条相同的RNA链,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中会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和双链DNA这两种中间体,此双链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mRNA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
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
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
D.不同的艾滋病病人死亡症状往往不同,与HIV使人丧失了免疫能力有关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下图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的速率最高约为主动运输的3倍
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在同时进行
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军使用显微镜观察某动物细胞时,发现视野中布满16个细胞,且左上方的细胞中含有14条大小、形态各异的染色体。现欲将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将物镜由10倍转换为40倍进行继续观察,则对装片的操作、转换物镜后的细胞数量、细胞所处的可能分裂时期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向右下方移动、4个、有丝分裂中期
B.向右下方移动、1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向左上方移动、4个、有丝分裂后期
D.向左上方移动、1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有刺刚毛基因含胸腺嘧啶,无刺刚毛基因含尿嘧啶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过程的出现,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
B.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C.c过程使得三种血细胞的RNA和蛋白质分子完全不同
D.癌变的白细胞,其细胞膜上甲胎蛋白的含量可能会有增加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推动了遗传学的迅猛发展。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并推测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前人的成果,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相关实验的操作及预期结果均无误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洋葱的内表皮撕下烘干后,添加甲基绿和吡罗红
混合后的染色剂,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到绿色的DNA和红色的RNA分子
B
将猪的红细胞用蒸馏水稀释后,再用引流法进行细
胞膜的制备实验
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血红蛋白
C
将已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
14N)上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
的1/8,说明DNA复制发生是半保留复制
D
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越多,叶绿体色
素提取液的颜色越浅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6个DNA分子
B.该细胞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出现异常
C.该细胞中必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
D.该细胞一定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于10月7日揭晓,美国和德国的3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此殊荣。下图所示为细胞中蛋白质的转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受体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重新转运回内质网
B.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结构可能比内质网中的更为复杂
C.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D.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进行传递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B.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番茄的非绿色器官进行相关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则对图中各点的分析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A点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需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B.B点时,无氧呼吸的减弱与O2的吸收量增加有关
C.C点细胞消耗有机物的总量最少,对植物器官的贮藏效果最佳
D.细胞呼吸时,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不同步和非正相关的关系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如图所示结果的是

A.人体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比值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D.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为1∶2,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数量之比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甘蔗等少数植物细胞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含有类囊体,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含类囊体,却可以产生淀粉。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也能利用叶肉细胞产生的ATP和[H]进行暗反应
B.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能进行暗反应的原因是细胞质基质中缺少暗反应所需要的酶
C.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能产生氧气
D.温度和CO2浓度的改变均会对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将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再将沉淀出的大肠杆菌继续在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对其释放出的子代T2噬菌体进行检测。下列对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中头部只含DNA,尾部只含蛋白质
B.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
C.子代T2噬菌体中小部分含35S,大部分含有32P
D.使用32P标记后,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与其保温时间成正相关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MN血型是继ABO血型后被检测出来的第二种与ABO血型独立遗传的血型,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LM与LN之间存在不完全显性关系
B.如父母一方是N型血,子女中不应该出现M型血个体
C.如父母双方均为MN型血,其后代均为MN型血个体
D.控制MN血型与ABO血型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2月4日,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旨在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消除公众对癌症治疗的恐惧。下列有关癌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B.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C.癌症是全球性流行疾病,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发病率大致相同
D.肝炎病毒DNA会整合到肝细胞中,因基因重组而引发肝癌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下图甲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图乙是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线粒体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会损伤,由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自噬”后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
(3)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的精子中线粒体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一般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并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南黄花梨,又称海南黄檀木,其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是制作榫卯的上等木料。因此,研究海南黄花梨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大的意义。某学者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海南黄花梨随机均分为6组,用均质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养,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测量并计算相关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施氮肥;“-”表示不施氮肥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____________对比,可知施氮肥会引起海南黄花梨光合速率的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格数据可知,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施氮肥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此时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对_____________的吸收减少;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开放程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_吸收量减少,进而影响海南黄花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阶段。
(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提高海南黄花梨产量,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有效措施是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保加利亚玫瑰中提取的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具有调整女性内分泌、滋养子宫及缓解痛经和更年期不适等多重功效,被称为“精油之后”。已知保加利亚玫瑰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花色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F1表现为白,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加利亚玫瑰的花色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保加利亚玫瑰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显示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icroRNA(miRNA)是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大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短RNA分子,其虽然在细胞内不参与蛋白质的编码,但作为基因调控因子发挥作用,却影响了从发育到生理机能再到应激反应的大部分生物学过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遗传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m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位置。下图为发生在拟南芥植株体内的相应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所示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______(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RNA分子是____________,图中RNA上相邻碱基之间连接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miRNA的功能可推测,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可能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其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可阻止它们翻译成蛋白质,即发挥翻译抑制作用,即图____________所示的过程。
(4)丙图所示的DNA若部分碱基发生了变化,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体外研究miRNA的功能时,需先提取拟南芥的DNA,丙图中所示为拟南芥的部分DNA,若对其进行体外扩增技术(PCR)共得到128个相同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个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该过程还需加入____________酶。

来源:2014届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期第二次联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