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理科化学试卷(甲)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
B.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
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D.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0 ,△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D.NH4HCO3(g)═NH3(g)+H2O(g)+CO2(g)△H = +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 +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D.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 B.SO3为0.4mol/L |
C.SO2、S03均为0.15mol/L | D.SO2为0.25mol/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 -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g)△H = -890.3kJ/mol |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和1.5m01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 =-38.6kJ/mol |
C.在l01l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 =-571.6kJ/mol |
D.HCI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 -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 = 2×(-57.3)kJ/mol |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 B.0.60mol/L | C.0.45mol/L | D.0.55mol/L |
在2A(g) +B(g)3C(g) +4D(g)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l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 | B.557kJ | C.436kJ | D.188kJ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③A的转化率增大 ④正、逆速率都增大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 +3B2(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在C(s)+CO2(g) 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缩小容器的体积;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通入CO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③⑤⑥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 +OH-(aq)═H2O(l)
△H = -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 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2>△H3 |
C.△H1>△H2=△H3 | D.△H1=△H2<△H3 |
C +CO22CO; △H1>0,反应速率ν1 N2+3H22NH3; △H2<0,反应速率ν2。如升温,和的变化是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 C,ν1增大,ν2减少 D.ν1减少,ν2增大
已知N2(g)+3H2(g)2NH3(g) △H=-92.3kJ/mol,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状态I;相同条件下,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molN2、2.7molH2和0.2molNH3,达到平衡状态I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平衡状态的平衡常数的关系:KⅠ<KⅡ |
B.H2的百分含量相同 |
C.N2的转化率:平衡I<平衡Ⅱ |
D.反应放出的热量:QⅠ=QⅡ<92.3kJ |
将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0.40mol | B.小于0.20mol | C.0.20mol | D.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 +O2(g)═CO(g) ; △H2
②S(s)+O2(g)═SO2(g) ;△H3 S(g) +O2(g)═SO2(g) ;△H4
③H2(g) +O2(g)═H2O(g);△H5 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A.① | B.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l)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H2O(g);△H=-241.5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 4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CO(g)+H2O(g) CO2(g)+H2(g)某研究小组分别在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
CO |
H2O |
CO2 |
H2 |
||||
① |
650 |
1 |
2 |
0.4 |
0.4 |
5 |
16.4 |
② |
650 |
2 |
4 |
|
|
t1 |
Q1 |
③ |
900 |
2 |
4 |
1.6 |
1.6 |
t2 |
Q2 |
(1)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容器③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容器①和容器②中CO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2>Q1>32.8kJ
c.达到平衡的时间:t2>t1>2.5min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g)+H2O(g) CO2(g)+H2(g) △H= -41kJ/mol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CH3OC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 △H= -90.8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 △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 △H=-41.3kJ/mol
总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 的△H=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压缩体积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CH3OCH3)
(2)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H2O(g) △H=-23.5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浓度(mol·L-1) |
0.40 |
0.6 |
0.6 |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_________(填“>”、“<”或“=”)。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A2)=0.5mol·L-1,c(B2)=0.1mol·L-1,c(C)=1.6mol·L-1。若、、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g mol·L-1请确定:
(l)a、g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g=_________,a有最大值为__________。
(3)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b=_________,a有最小值为_________.
(4)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____。
(2)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_____g的二氧化锰为较佳选择。
(3)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CO(g)+H2O(g)CO2(g)+ 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_______,若未达到平衡,向哪个方向进行______。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 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 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