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新中国成立后,这段话在外交方针上表现为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 D.另起炉灶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以下口号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革命委员会好 B.勤劳致富 C.超英赶美 D.尊重人才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 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
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 社会的矛盾   
D.削弱了地方割据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

A.解除地方割据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   )

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材料说明(   )

A.罗马法是人类第一部成文法典 B.罗马法的规定详细琐碎、不实用
C.罗马法是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显示法律尊严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全部人口中,公民约为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14万人。”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过20多年的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到80年代,英国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材料主要说明了英国(   )

A.“光荣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 D.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7月19日,美国众议院以234:190票通过削减6万亿美元的财政开支法案,该法案旨在针对目前及未来的开支采取限制性措施。不过,这一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总统奥巴马更明确表示,他将否决这一法案。从中获取的有关美国政治的信息不包括

A.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B.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的法案 D.总统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激烈
B.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在法国确立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德国“1871年宪 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曲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高一年级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马星驰创作于1919年的时政漫画,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漫
画,以下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显示出伟大力量 B.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罢免
C.北洋政府被民众推翻 D.五四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经济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低碳”、“微博”等,如果1871年的法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够进入排行榜的应是

A.普法战争、公社 B.一票共和、新宪法
C.里昂起义、圣西门 D.革命、拿破仑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A.曲辕犁 B.耒耜 C.水车 D.筒车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 三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清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来源:2013届辽宁省昌图四高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