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
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4月26日凤凰网历史频道登载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文章指出:“科举制度自宋以后,越来越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每一小县份都会有人进入科举系统,甚至于最后进入中央的管理系统。”科举制的这种发展状况

A.体现了选拔官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B.实现了中央官员地域来源的平衡性
C.保持了官僚集团的地区平衡性
D.实现了国家权力对全社会的开放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法院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5月3日凤凰网历史登载文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一场规模不大的军队哗变引起天翻地覆的巨变,不仅一个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王朝走进了历史,而且顺带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一并终结。”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武昌起义

A.显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巨变的必然性 B.是清朝统治结束和帝制终结的标志
C.具有偶然性的特点 D.不是以终结帝制为目标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45--1948年国统区有关数据统计.

年    代
1945年
1946年
1948年
发行数额(亿元)
5569
37261
6636946
物价指数
8640000
681600
564570000

有关上表统计数据最直接恰当的结论是
A.国统区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经济形势阶级矛盾尖锐
C.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             D.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中关系1945—1980》中披露,建国初期一些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在写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中国革命胜利后“新政府吸收全国居民中的一切阶层、其中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合作”。这里所说的“全国居民中的一切阶层”是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革命阶级 B.新中国成立时现存的各个阶级
C.新中国成立时存在的各民主党派 D.新中国成立时的各个民族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准时降落在北京东郊机场。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多时,无数镜头都在静候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当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最辽阔海洋”的真实含义是

A.太平洋的宽阔无涯 B.中美两国的悠久文明
C.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 D.中美同为疆域辽阔的大国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卫报报道,2013年4月17日下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葬礼在伦敦圣保罗教堂举行,为表示“深切敬意”,英国议会决定,葬礼期间让大本钟及威斯敏斯特宫大钟“静音”。19世纪以来,大本钟以“静音”形式致敬,这还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65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葬礼当日。大本钟的这两次致敬是因为这两位首相都

A.曾是英国国家权利的核心 B.使英国摆脱经济危机困扰
C.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受民众爱戴 D.有利于英国的发展与崛起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记载:苏联解体前各共和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5%,商品交换占输出输入总额的比重,俄罗斯为57%,乌克兰为79%,其他共和国均在85%以上。苏联解体后的第一年(1992年),独联体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20%,其中俄罗斯下降19%,乌克兰下降14%,哈萨克下降13%。哈萨克更下降65%,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长期经济困难与政治动荡 B.苏联解体破坏统一的经济空间
C.西方长期封锁与美苏争霸 D.高度僵化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中东之春(巴以磋商重启中东和谈)、伊拉克之夏(发生系列恐怖袭击)、日本之秋(日本非法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朝鲜之冬(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如果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比较贴切的是

A.倡导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B.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实行凯恩斯主义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纯粹是一个海洋国家,由于可以全心全意的发展海上力量,英国的海军装备精良,是最强大的。但是,由于高技术的发展,单靠某种力量并不是可靠的。一旦新的技术革命发生,原有的武力形式失去了优越性,建立在这种武力形式上的霸权就会瓦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以来的英国

A.依靠强大海军获取世界霸权 B.不断凭借技术革新走向全球霸权
C.凭借地缘优势走向全球霸权 D.霸权资源单一导致霸权的短暂性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洋务新政三十年的发展是畸形的,经不起考验,1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三十年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对材料中洋务新政“畸形”的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
B.洋务运动是以求富求强为目标
C.洋务运动没有全面推进近代化进程
D.洋务运动建立的北洋海军缺乏战斗力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5月2日,凤凰网历史频道登载黄波的文章指出,《申报》在评论杨乃武案中秘密审理的做法时认为,“审断民案,应许众民入堂听讯,众疑既可释,而问堂又有制于公论”,“吾因此案不禁有感于西法也。西国之讯案有陪审之多人,有代审之状师,有听审之报馆,有看审之万民”。这表明,《申报》的主要关注点是

A.迎合市民的猎奇口味 B.推动中国司法近代化
C.揭露杨乃武的冤情 D.追求事件的真相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1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 “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
C.经济全球化加强 D.全球政治军事政治合作的大趋势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B.强调博爱与平等
C.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D.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相互收融中趋于同一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
——严复《法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须
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 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 科
农学、林学等
工 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 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来源: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