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3届浙江省平阳县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日常生活的下列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 B.米饭变馊 | C.铁锅生锈 | D.冰融化成水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已经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硫 | D.可吸入颗粒物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 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白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
C.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性土壤 |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
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合理施肥和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HCO3 | B.CO(NH2)2 | C.KCl | D.KH2PO4 |
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保存浓盐酸 | B.保存固体氢氧化钠 | C.稀释浓硫酸 | D.点燃酒精灯 |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 B.发酵后作农家肥 | C.加工成精饲料 | D.制造沼气 |
2011年9月12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嗷嗷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篙素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青篙素药物时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青篙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其结构单一、明确.从物质分类看,青篙素属于( )
A.单质 | B.氧化物 | C.有机物 | D.盐 |
以“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活动周拉开了帷幕。这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一商贩在街上出售自称可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 |
B.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结果导致全家中毒 |
C.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而死 |
D.以水为原料来制取燃料 |
2011年1月,某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 B.相对原于质量为207.2 |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 D.铅可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X根据上述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 )
A.H2 | B.H2O | C.H2O2 | D.HClO |
据2012年央视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会造成爆炸。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46
C.是一种氧化物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
C.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
D.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下列除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 | 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Na2CO3 |
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 HCl NaNO3 | B.KOH HCl (NH4)2SO4 |
C.K2CO3Ba (NO3)2 NaOH | D.FeCl3NaCl KNO3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用数字和化学用语表示:
①4个氯原子____ _
②2个镁离子__ ___
③纯碱__ ___
④生石灰____ _
⑤火碱__ ___
(2)现有H、O、C、S、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①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___
②生活中常用的白糖、红糖等的主要成份______ ___
③汽水中的一种不稳定的酸______ ___
④作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的碱______ ___
(1)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_____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
A.9 | B.10 | C.11 | D.12 |
下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只写一种,下同),属于有机材料的是______。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钢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5月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对于C24H38O4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
①该物质是氧化物 ②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 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写出该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____;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步伐黑心业者
(4)请你再写出一条远离塑化剂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a_____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a、b都属于_____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3)在_____℃时a、b的溶解度相等。
(4)20℃时,30克a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木兰花”牌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
(5)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请写出上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进行组装(填仪器下方的序号,下同),其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图中⑥装置收集氧气,则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将_______完全除去;
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