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速度 | B.加速度 | C.动能 | D.合外力 |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由0增加到v,再由v增加到2v,合外力做功分别为W和W,则W与W之比为
A.1:1 | B.1:2 | C.1:3 | D.1:4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圆筒的内壁上相对圆筒静止,小物块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f,弹力大小为N,则
A.N=0 f=mg | B.N=mg f=0 | C.N=mg f=nωr | D.N=mωr f=mg |
如图所示,在平坦的垒球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垒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时刻改变 |
B.垒球落地时速度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 |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
D.垒球落地点与击球点的水平距离仅由初速度决定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内沿半径是20m的圆周运动了10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小是10m/s | B.角速度大小是10rad/s |
C.物体的运动周期是2s |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是2m/s |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而后轮与小齿轮绕共同的轴转动。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
A.后轮边缘点与小齿轮边缘点的线速度相等 |
B.后轮边缘点与小齿轮边缘点的角速度相等 |
C.大齿轮边缘点与后轮边缘点的线速度相等 |
D.大齿轮边缘点与小齿轮边缘点的角速度相等 |
如图所示,长0.5m的轻质细杆,其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1kg的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2m/s,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关于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杆对小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2N |
B.杆对小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18N |
C.杆对小球施加向下的拉力,大小为2N |
D.杆对小球施加向下的拉力,大小为18N |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
A.线速度大小 | B.线速度大小 |
C.角速度大小 | D.角速度大小 |
如图所示,游乐场中一位小朋友沿滑梯加速下滑,在此过程中他的机械能不守恒,其原因是
A.因为小朋友做加速运动,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
B.因为小朋友做曲线运动,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
C.因为小朋友受到了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作用,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
D.因为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其它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起重机将其竖直吊起,上升高度为h时,物体的速度为v此过程中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 B.起重机对物体做功为mgh |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 | 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
“蹦极”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运动。如图所示,蹦极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上。蹦极者从跳台跳下,落至图中a点时弹性绳刚好被拉直,下落至图中b点时弹性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蹦极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在蹦极者从离开跳台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蹦极者的动能最小 |
B.在b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小 |
C.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蹦极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
D.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蹦极者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里。已知在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发生的位移为s,木块发生的位移为s,子弹进入木块深度为s,子弹受到阻力大小恒为f,子弹射入木块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用细绳系着的盛水的杯子可以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杯里的水也不流出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一定有压力 |
B.在最高点时,盛水杯子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
C.在最低点时,细绳对杯子的拉力充当向心力 |
D.在最低点时,杯中的水不只受重力作用 |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为近地卫星。关于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乙的运行速度 |
B.甲的运行周期一定大于乙的运行周期 |
C.甲卫星在运行时不可能经过北京的正上方 |
D.两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可以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
质量为1kg的小球在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立即被反弹,之后又上升到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12.5J |
B.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8J |
C.小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机械能损失8J |
D.小球刚与地面接触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50w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条形磁铁,小铁球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磁铁的吸引而做曲线运动,请你说明小铁球做曲线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转动手柄1,使长槽4和短槽5分别随变速塔轮2和3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张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请将下列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__位置开始运动,记下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 |
B.安装器材,使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____,记下平抛起点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公式计算出平抛的初速度。 |
D.取下记录纸,以平抛的起点O为原点,以过O点的竖直线为纵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描绘出小球运动轨迹。 |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在得到的小球运动轨迹上,选取了横坐标x=10.00cm,纵坐标y=4.90cm的点,据此计算出小球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m/s。(取g=9.80m/s)
小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其中电源未画出。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时间。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C. 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2)如图所示,小李同学选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取连续三个点A、B、C作为测量点。若测得的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用s,s,s表示,重物的质量用m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为了方便,他可以利用图2中O点到________(选填“A”、“B”、“C”)点所代表的过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此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
(5分)铁路出行是人们外出旅行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所示,为了使火车在转弯处减轻轮缘对内外轨的挤压,修筑铁路时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即内外轨存在高度差。已知火车转弯半径为R,车厢底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转弯处当火车按规定速度行驶时轮缘不挤压内外轨,画出必要的受力示意图并求此规定行驶速度v。
(7分)神舟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系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某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船用t秒时间绕地球运行了n圈,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绕地球飞行时距地面的高度h。
(7分)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高h=1.8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现用水平恒力F=9.0N拉动金属块,当金属块向右运动s=4.0m时撤去拉力F,之后金属块在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台面。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求:
(1)金属块离开台面时的速度大小v;
(2)金属块落地点距台面边缘的水平距离L;
(3)金属块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7分)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为半径R=0.9m的半圆形轨道,CD部分为水平轨道。一个质量m="1" kg的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轨道,通过最高点A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3倍。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1)画出小球在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v;
(3)求出小球经过C点进入半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N。
(9分)一辆汽车的质量是5×10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所受阻力恒为2000N,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达到最大后汽车又以额定功率运动了一段距离达到了最大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汽车运动了100m。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解法:
甲同学的解法: ①
W=Pt=6×10×10J=6×10J ②
乙同学的解法:F=ma+f=5×10×2+2000=1.2×10N ③
W=Fs=1.2×10×100J=1.2×10J ④
请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解法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两同学的解法都不正确,请给出你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