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0.03% B.0.94% C.21% D.78%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性质中,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支持燃烧 B.无色气体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丝常用于制作电线,是因为铜具有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密度较大 D.抗腐蚀性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 B.H2O C.H2O2 D.H2SO4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表明,每100 g猪肝含铁25 mg,这里所说的铁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铁 B.钢 C.铝 D.铜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 NaCO3 B.氢氧化铜 Cu(OH)2
C.氧化镁 MgO D.硫酸镁 MgSO4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

A.不能燃烧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支持燃烧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4Fe + 3O22Fe2O3 B.2 KClO3 ="==" 2KCl + 3O2
C.4P + 5O22P2O5 D.Cu + H2SO4 ="=" CuSO4 + H2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节约化石能源作用的是

A.采用风力发电 B.使用乙醇汽油
C.使用太阳能电池为路灯供电 D.治理被酸雨酸化的土壤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热水          冷水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硅酸钠(Na2SiO3)是制作防火板材的原料之一。其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回收易拉罐 B.寻找金属代用品
C.防止金属的腐蚀 D.过度开采金属矿物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应彻底消除温室效应
B.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等
C.“低碳”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A.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提高火焰温度
C.增大燃气的进气量 D.减少空气的进气量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
B.铁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
C.碳酸钙和氧化钙:滴加水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放入干燥的石蕊纸花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
B.“Cu”可以表示铜单质,也可以表示铜元素
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可推知其核外电子数为53
D.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O2的最佳方法是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铜网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在乙中盛约3∕4容积的水(水中加2滴红墨水),然后在甲中放入十几粒锌粒,再注入稀硫酸直至锌粒完全浸没,塞紧橡皮塞。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不久,红色的水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美丽的喷泉。下列对形成喷泉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D.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装置分别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倾斜,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天平的指针不变的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中,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不一致的是

 
实验方案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①铜丝插入硫酸锌溶液,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
②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金属活动性:锌>铜>银
B
①加热KClO3制O2速度慢
②加热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O2速度快
KMnO4是KClO3制取O2的催化剂
C
碳酸钙受热发生分解反应,检验到有CO2生成
碳酸钙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
①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一根铁钉(铁钉一半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铁钉生锈
②将铁钉浸没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蒸馏水中,再加入
2 mL植物油,一段时间后,铁钉未生锈
与氧气接触是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 g白色沉淀;将剩余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 g。原混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 38.9% B. 44% C. 56% D.61.1%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市场上出售的椰壳活性炭是以椰子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生产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极强的         性,可以用于除去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3)书画《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此图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
因是         
(4)下列图片所示的CO2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溶解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生产汽水              B. 光合作用           C. 生产化肥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完成O2、CH4、CO或CO2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通过向甲中充入空气,匀速将乙中的气体(该气体为上述气体中的某一种)排入试管中。

甲          乙
(1)若在a处放置带火星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则乙中的气体是         
(2)若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乙中的气体为CO2,向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中液体变红;加热试管中的红色液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将a处排出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观察到蓝色火焰。若要确定该气体的成分,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循序渐进的。

(1)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
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其中,物质A为     (填化学式),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每年因为腐蚀(如铁生锈)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例如,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后存放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填“强”或“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甲、乙、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代号)。
②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A、B两种物质各96 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容器中有88 g C、36 g D和若干B。A、C、D三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①反应后容器中剩余物质B的质量为            g。
②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 +         一定条件2CO2 + 2H2O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再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用品
现象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
产生火焰
蘸有水的玻璃棒
无明显变化

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a、b两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时,估计温度计示数一定在          ℃以上,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3)除上述两个条件外,燃烧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在图2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该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收集二氧化碳时,需要验满,具体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网络中看到镁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欲通过实验探究镁的性质。
(1)小明推测镁能与O2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他的依据是         
(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①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镁条换为铁丝,重复上述操作,可观察到产生气体的速率         (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②另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有黑色物质生成。
(3)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让小明感到困惑,他去图书馆查到相关资料:
资料1:硫酸铜溶液在配制时加入了少量硫酸;
资料2:当金属粉末颗粒很小时,容易成为黑色;
资料3: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可能是CuO、Cu
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为         
②小明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请在下表中补全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黑色粉末过滤、晾干后,分成两份
 
 
将其中一份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向其中通入CO后,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结论I
 
将另一份置于坩埚中,称其质量为m1,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其质量为m2
现象I
黑色粉末中含Cu

表中,结论I是         ;现象I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I

表中,化学方程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
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 mL 集气瓶)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氨气(NH3)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 CO2一定条件CO(NH2)2 + H2O
若使3.4 t氨气完全反应,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假设其他成分均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经测定,该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含量为30%,铁矿石中氧元素的含量为24%。
(1)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若用一氧化碳还原该铁矿石冶炼生铁,1 t该矿石能生产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