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2-2013学年山东冠县武训高中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脑髓(suǐ)给予 (jǐ )乞骸骨(hái)遥岑远目 (cén) |
B.孱头 (càn)惩罚(chénɡ)弄玄虚(xuán)羽扇纶巾(ɡuān) |
C.奢侈(chǐ)离间 (jiǎn)酹江月(lèi)前合后偃(yǎn) |
D.专横(hènɡ) 喟然(kuì)辟公府(bì)户盈罗绮(qǐ)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瑕疵冠冕堂黄急功进利 |
B.垂暮端祥肝脑涂地残羹冷灸 |
C.帷幄惋惜礼尚往来休戚相关 |
D.演译隐匿完璧归赵一愁莫展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过早地把感情寄托在异性上,易形成早恋,如歌的青春是不该 青涩果子的。
② 近期,国家多项调控房价举措相继出台,这说明政府 房价的态度相当坚决。
③ 提出问题很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 ”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A.品尝抑制质疑 | B.品评控制置疑 |
C.品尝抑制置疑 | D.品评控制质疑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全运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城市乃至全国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
B.正式通过实施的国家新《食品安全法》赋予受损害消费者十倍索赔。日前,某区人民法院就以法庭判决的方式支持了一位市民的索赔请求。 |
C.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孔子师徒早将体育放在了高雅的位置上。 |
D.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它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
B.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似的。
C.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 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
B.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宫之奇谏假道
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①。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②。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③,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④乎?
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馨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⑤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⑥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注)①启:启发晋的贪心。晋、虞、虢都是姬姓诸候国,属同一祖先。玩:忽视。②大伯:周太王的长子。虞仲:周太王的次子。昭:古代宗庙神主排列分昭、穆两行,昭左穆右。始祖后第一代为昭,第二代为穆,依此而推。③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晋献公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④逼:威胁。⑤冯:同“凭”。⑥腊:岁终的祭祀。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假道于虞以代虢假:借 |
B.虢亡,虞必从之从:听从 |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再:第二次 |
D.弗听,许晋使许:同意,允许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还,馆于虞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是寡人之过也.
C.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吾其还也
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吞并虢国和虞国的成功,说明其心狠手毒,六亲不认,不顾同宗亲情,唯利是图。 |
B.晋国第一次借道攻打虢国,虞公同意了,并且会合晋国军队一道去讨伐虢国。 |
C.晋国第二次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力谏虞公,虞公也有所犹豫,但是最终答应了晋国的要求。 |
D.虞公第二次同意借道之后,宫之奇率领家族的人离开了虞国,并断言虞国将会灭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公许之。
译文:
(2)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译文:
(3)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 ___的景色,主要可以从___ _、____ __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
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____ __之愁和___ ___之情。
品评首联中的“滞”多重含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故木受绳则直, ____ _____, ___ _______, ______ ____。(荀子《劝学》)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孔子曰:三人行, ___ __ 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 __ ___ _,_______ 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情结 柯 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
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照应。 |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的孤苦无助的境遇。 |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