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强制/强词夺理载舟/载歌载舞给养/自给自足
B.沉湎/缅怀先烈旋风/天旋地转蔓延/蔓草难除
C.估量/量体裁衣赝品/义愤填膺叶韵/一叶知秋
D.赡养/瞻前顾后参差/扪参历井畜牧/六畜兴旺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B.在冬春相交的日子,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挤不堪。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D.现实中有太多的压制与桎梏,有太多悲惨与不平,汤显祖只有通过意识的拓展,通过想象世界里的追求,才能在梦中实现理想的幸福,这是不是缘木求鱼?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全国十佳孝贤”的评选中,张尚昀被推为孝贤之首。无论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孝子”的故事都不会过时,孝贤之举,永远有感动人的力量。
B.应松年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探求法学世界的真谛,既以自己严谨和勤奋为中国的法制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又以人格与学识春风化雨一般地教诲无数后人。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
D.布什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美国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对世界政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且表达富有意蕴。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精彩生动、富于个性的语言,对名著中的人物事迹进行概述,并对他们作出准确的评价。(4分)
如评述玛蒂尔德:她,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为了一次夜会令人陶醉,为了一次出类拔“萃”,经受了十年磨难,承受着巨大痛苦,丧失了美妙青春。她是一个被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
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个,写一段话,全段不要超过100字。
翠翠    林黛玉     鲁侍萍     桑地亚哥   哈姆雷特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梁惠王下·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 注:①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②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③徯:等待。④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⑤系累:束缚,捆绑。 ⑥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⑦ 旄(mà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信之,东面而征东面:面向东
B.徯我后,后来其苏后:后面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伐:攻打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倍:动词,扩充一倍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       ④王好战,请以战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译文:                                                                 
(2)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译文:                                                                 
(3)若杀其兄父,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译文: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
                                                                     

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
                                                                     

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晏殊《蝶恋花》)

老当益壮,               ;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大义生死
安巧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 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
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 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 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

“《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结合上文,谈谈“再造”一词的含义。
答: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原因。
答:                                                                   
                                                                  

文章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                                                                   
                                                               

文章结尾说“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豪华落尽见真淳
2009年7月1 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这是学术界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就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来说,季羡林是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其涉足学术领域之广,当世罕见。可以说,大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几乎都留下了季老探索的足迹。追究季羡林之成为“杂家"的起因,是当代学术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界学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季先生自己轻描淡写地把原因归于“偶然性”。
季羡林一生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季羡林的散文被当做整个中国近一个世纪知识分子创作变迁的缩影,蕴含了一种流动着的一贯的人格精神。季羡林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写作风格广有涉猎、汲取:《史记》的雄浑,六朝骈文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清新,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这样写出来的散文, 或如行云,舒卷自如;或如流水,潺凌通畅;或加淡妆,朴素无华;或加浓抹,五色相宜。长达数千字的,不厌其长;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个字的,不觉其短;全都灵活方便,得心应手,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绘风景,都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在他笔下,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都能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对于自己的文章,季老曾说:“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这才是季先生文章真正感人的缘由吧!
“真情、真实、真切”是季羡林的处世原则。在将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先生一直秉承“唯有真情相待,方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方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方能心阔坦荡。”先生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谆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在我们外人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季先生自己的人生写照呢?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学术上的成就、极具感染力的文风、朴素、高贵的人格,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硅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不仅仅是像他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少了,还因为他在世的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位学术坚守者的宁静与单纯。斯人仙逝,给公众造成巨大的心理空缺,使得大众精神偶像的投射又失去了一个对象。这是先生的宝贵之处。
“风雨百年,铸造的是品格;大浪淘沙,沉淀的是真金。”“斯人已去,功过成败皆虚;沧桑正道,将上下而求索。月白风清,一代巨擘长存天地;德高望重,万古芳名永留人间。”这是人们悼念先生的语句。在悲哀的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国学复兴”的思索。这也许是先生对国人的最后赠予了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怎样理解“赵仁硅说,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评价季羡林先生的?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成为“杂家”的原因。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70分)
心在高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心在高处,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就不会让自己长久地陷入狭隘陷入昬昧陷入无谓的纠杂,就可以捕捉机会,把握命运。
请以“心在高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来源:20102011学年度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