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1-2012学年福建省宁化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
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 B.唐高宗 | C.武则天 | D.唐玄宗 |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
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
A.姚崇 | B.李春 | C.杜如晦 | D.玄奘 |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A.王昭君 | B.文天祥 | C.文成公主 | D.渥巴锡 |
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它曾多次被定为都城。下列政权中曾经建都在今北京的有( )
①隋朝 ②明朝 ③北宋 ④元朝 ⑤清朝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 ( )之间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 B.北宋与辽 | C.南宋与辽 | D.南宋与金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说明唐朝统治者重视( )
A.用人纳谏 | B.文化教育 |
C.科举取士 | D.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
如图,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
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
A.隋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靖难之役 | B.戚继光抗倭 |
C.郑成功收复台湾 | D.雅克萨之战 |
下列历史事件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军入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雅克萨之战
A.②①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④②①③ |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
A.流求 | B.夷洲 | C.琉球 | D.赤嵌楼 |
下列少数民族称谓,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A.突厥 | B.回族 | C.女真 | D.满族 |
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是( )
A.金、元 | B.辽、清 | C.辽、清 | D.元、清 |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都城的城市风光和商业繁荣的景象。( )
错误: 订正:
在唐朝,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一位书生对同伴说:“我的八股文甚好,必能金榜题名。”
错误: 。理由: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要求举出两条)
读图简答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在泰国大城府湄南河支流河畔,有一座很大的帕南车寺,该寺历史悠久,至今香火兴旺。帕南车寺内有一副醒目的对联:“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当地华人以此为骄傲。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指的是 ,它发生在 朝。
(2)这次远航的出发地点是 ,最远抵达 。
(3)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什么借鉴?(2分)
分析材料题。
材料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活字印刷是从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3)《金刚经》、《大藏经》是采用哪种印刷技术印制的?
教材中提到:“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请回答:
①请说明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