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湖南]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可表示膝跳反射示意图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A.杀伤靶细胞,使之裂解
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A.促进果实成熟
B.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C.获得无籽果实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A.a B.b
C.c D.d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①年龄组成 ② 性别比例 ③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④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生物的种类
C.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生物的种类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一段时间“农家乐”时尚吃野味,某些农民因为无知和利益的驱使,大量捕杀田里的青蛙。请根据右图的食物网,分析青蛙数量的下降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害虫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减少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关于其中原因的叙述不包括

A.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B.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C.某种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传递到顶级,可通过多条食物链来实现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环境的变迁导致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物种的种群占有同一生态环境,此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相互依存、互利共生
B.相互争夺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
C.种群数量的变化都呈“J”型曲线增长
D.由于地理隔离消失,两个种群共同进化为一个新物种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的固定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 下图为A、B、C三个神经元构成的反射弧,椐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 
(2)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      →        
(3)刺激部位④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          __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
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B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A箱的番茄呈______色,B箱番茄呈_________色。从这两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发现A试管中呈砖红色,B试管中也呈此颜色,但比A试管中的颜色______(深或浅),说明经乙烯利处理后番茄中还原糖含量增多了。
  根据上述实验可证明乙烯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I.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一种生理反应,e为抗体。

(1)图示的是特异性免疫中的哪种类型?                   
(2) 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e的量会急剧       ,原因是          ________
Ⅱ.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
(2)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 下图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③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则:
(1)限制我国西北地区①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               。⑧过程是指                _作用。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2)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④过程供能比例为x,则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右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         ,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