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1-2012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对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
B.实验记录测量的结果是每一块琼脂小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
C.通过模拟实验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
D.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
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u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①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③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 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
C.叶绿体和核糖体 |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
下图表示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纵轴表示DNA含量、横轴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下列有关此图像中ef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期细胞中有中心体2个 |
B.此期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着丝点分裂 |
C.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 |
D.细胞中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极 |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细菌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结构—赤道板 |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
D.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
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
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⑤④③② | B.①④⑤③② | C.②③①④⑤ | D.⑤④③②① |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其含量加倍 |
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D.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则: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亮度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 |
B.是指细胞具有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 |
D.体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 |
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①经a、b 形成③和④属于细胞增殖,a为b正常进行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
B.⑤与⑥细胞核DNA 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同 |
C.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
D.a、b、c都是个体发育的基础,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
B.干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
C.凋亡细胞内的酶活性都减弱,并对机体有害 |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
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
C.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D.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
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骨折造成部分细胞死亡 |
B.皮肤表面每天都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
C.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大量白细胞死亡 |
D.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使部分神经细胞死亡 |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
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
A.子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新的性状 |
D.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
C.一定是黑色的 |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②和③ | B.①和② | C.③和④ | D.④和① |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1∶2∶1 C.3∶5∶1 D.4∶4∶1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
B.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
D.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
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 B.1/6 | C.1/4 | D.3/8 |
紫色种皮厚壳花生和红色种皮薄壳花生杂交,F1全是紫皮厚壳花生,F1自交产生的F2中,紫皮、薄壳花生有1983株,问杂合的红皮厚壳花生约是:
A.1322株 | B.3966株 | C.5949株 | D.7932株 |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
A.4种 B.9种 C.8种 D.6种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 1:2:1和3:1 | B.3:1,4:1和3:1 |
C.1:2:1,4:1和3:1 | D.3:1,3:1和4:1 |
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时,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A.1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2条染色体 |
B.能联会的2条染色体 |
C.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
下列关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
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含量不变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④ | D.⑥⑦ |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 B.③③② | C.②②② | D.②③④ |
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A.Q、P | B.2Q、2P |
C.Q/2、P/2 | D.Q、2P |
右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不同器官中不同时期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具有0个染色单体 |
B.丙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
C.图丁细胞可能在进行DNA的复制 |
D.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形成4个四分体 |
已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那么经过减数分裂
后(无交叉互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 B.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生理变化 |
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 D.精核和卵细胞核融合 |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出现在性器官内的性细胞中 |
B.性染色体上面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 |
C.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行为 |
D.性染色体在次级卵母细胞时期时只含一个DNA |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
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
B.Y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盲基因 |
C.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 |
D.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0 |
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
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 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
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 | 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
(9分)图1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13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 图1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2) 图13中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2中的CD段。
(3) 图13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④是_________。
(4) 图13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期。
(5) 图13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 。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⑴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 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⑵F2中,白颖基因型是 ,黄颖的基因型有 种,黑颖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⑶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为 。
⑷现有一黑颖个体,不知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______ 的个体与其交配,若后代全是黑颖,则其基因型是 ;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则其基因型是BbYy。
(10分,每空1分)
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⑴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Ⅰ代中的 。
⑵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⑶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Ⅲ-1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 。两病兼得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⑸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
(10分,每空2分)果蝇的黑体(v)与灰体(V)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该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
⑴应选取___________ 果蝇与待测果蝇交配。
⑵用___________的食物喂养子代果蝇。
⑶通过观察子代果蝇性状,推断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①若子代_____ ,则待测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VV;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