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内(jiù)船坞(wū)忸(ní)(wèi)虎作伥
B.女(gōng)(hùn)账(cī)饭居心(pǒ)测
C.(zháo)落(fēi)闻(yuàn)吏动(zhé)得咎
D.甘(zhe)(wò)龊(xìng)旺百花争(yán)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1日的拉萨,湛蓝的天空点缀着片片云彩,犹如吉祥的哈达萦绕天际。虔诚的信教群众手持念珠和转经筒,绕着大昭寺转经,人们微笑着互道“扎西德勒”。
B.自美国无人机坠入伊朗境内后,美伊关系变得跌荡起伏,随着2日伊朗海上军演落下帷幕,海湾一触即发的战争之弦暂时放松了下来。
C.文艺复兴带来的人文思想,经由了从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善变,各自都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界实践中的双重效应。
D.提练道教的文明精髓,挖掘和弘扬至虚包容、宁静致远、和乐人生、上善若水、俭朴慈爱的文化精神,这不正是对道教经典的现代意义的阐释吗?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易今天公布的审计财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网易净利润为8.99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B.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音乐会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是法籍华人王太平和施得梵·斯塔拉诺维斯基。优美的音乐让我沉浸在浪漫中,黯然销魂,如痴如醉。
C.做人到底应该高姿态还是低姿态呢?太高姿态了吧,别人会觉得你太狂妄;如果低姿态,又有人觉得你说话没有底气,不信任你。
D.在当前的IT业界,原先大红大紫的上网本在很多人心目中早已是明日黄花,甚至还有人给上网本下了即将寿终正寝的定论。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天的亚洲合作是对外开放的,对于真正愿意平等合作的伙伴,不论远近,都会受到欢迎。如果有人自封为“老大归来”,则未免闹出堂·吉诃德式的笑话来。
B.每年春节,许多新闻工作者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走近人民群众,报道他们的生产生活,播发、采写大量优秀新闻作品。
C.在关注收藏品经济价值的同时,通过钻研收藏品的艺术价值,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这才应该是收藏者们在艺术收藏拍卖领域获得的收获。
D.时下农村电影事业存在的问题是,区县电影院成了贵族院,乡镇多无电影院,电影下乡基本呈现出“走过场”。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不超过24个字)
科学家预言,今后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将来自海洋。然而,鱼类、贝类、虾类等水产养殖业发展到今天,单靠传统的育种和养殖手段已经难以大幅提高产量,怎么办?近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科协第5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科学家提出:转基因水产动植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
此次沙龙由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主题为“转基因水产动植物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沙龙领衔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介绍了转基因鱼的研究背景及进展,提出转基因本质上是传统育种的精确化,希望有关专家致力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研究培育出产量、质量更高的水产品。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画面和材料内容补写漫画中的对白。

近日,一张某市城管执法的照片在网上走红:该市城管队员在整治一处占道鱼摊时,采用围观的方式执法,使摊贩感到不好意思,最终主动收摊。这种执法方式被网友称为“眼神执法”。
城管:                                  
摊贩: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对材料中《公民建议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2011年12月8日,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发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不希望被称“农民工”,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占14%。
近日,八位学者、律师联合向国务院寄出《公民建议书》,认为“农民工”称谓存在歧视成分。提请国务院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府行文中变更“农民工”称谓,以改变外来务工者受歧视的现状。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慢慢走,欣赏啊(节选)
朱光潜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嘱吩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肇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肇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语说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像柏格森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作喜剧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下列表述,不是导致“‘俗人’、‘伪君子’的生活大半都是不艺术的”的一项是:( ▲ )

A.他们是为生存而苟且生的“苟且者”。
B.这些人缺乏道德追求和良心。
C.这些人或缺乏本色、或掩盖本色,生命是干枯的。
D.他们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像喜剧里的人物,叫人起不美之感。

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 )

A.如同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样,凡是完美的生活,其全部生活表现也与全人格息息相关。
B.每个人对于某一事物所引起的情趣都是独特而唯一的,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并将不断发展变化,生生不息。
C.俗人与伪君子之所以让人生厌,与东施一样,都是因为俗滥,也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D.“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也就是说,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这样才谐和完整。

作者认为艺术的生活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
赵丰
①在所有的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芦苇。我曾想,如果有一片芦苇地,我也许会把生命匍匐在其中。
②我之所以喜欢芦苇,是源于年轻时喜欢过帕斯卡尔《思想录》的一句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帕斯卡尔看来:“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我常常想着帕斯卡尔说出这番话的表情。幻觉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芦苇,它生长在临水的河边,茎杆中空,叶子翠绿,在风里歌唱,并开出美丽的芦花,帕斯卡尔在其中行走……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那是属于他的精神家园,由他开垦、播种、耕耘,并最终收获的芦苇地。那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触及的芦苇地。他可以放心地、尽情地、赤裸地在其中想象,呐喊。
③在一个雨后有阳光的秋日,朋友约我去钓鱼。他引领着我向沣河的上游奔去,在一片挖过沙的河滩,我见到了一片面积很小的芦苇,但足以令我喜出望外。我举着钓竿只有几分钟,就放弃了,先是坐着,后来就躺在那片芦苇中了。我感谢这个多雨的秋天,给了北方这片土地一片芦苇,让我有了一个驰骋思想的空间。
④秋天的芦苇一片苍茫。灰白的芦花开始到处飘荡,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芦花时,自然,我想到了帕斯卡尔,他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他的思想中没有规范的体系和严谨的学说,他是个任思绪流淌而不做聚集和汇总的人,宛若一片自由的芦花。他的毫无拘束的思想火花奔放不羁,直抵生命的最深层次。
⑤躺累了,我便起身站在一个高处,对这片芦苇进行俯视。视野里的芦苇,虽然很小,但是比起任何旷野的景致都要壮观。成熟的芦苇如满头华发的老人,脱去轻飘,归于凝重,静谧中有一种庄严和安详。我想芦苇如果有眼睛,也一定是充满阳光般的睿智,那是超越了一切悲喜苦痛的的旷达。
⑥其实这里是一片河滩,更多的是荒草、沙子、水面,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它们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鸣叫。它其实是没有思想的。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会在广阔之处表现得沉默。那正是一种成熟。就像面前的芦苇,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
⑦沣河岸上的这片芦苇地,我设想它是属于帕斯卡尔的。
⑧朋友在收杆,西山的晚霞送走了遥落的太阳,秋风下,金黄色的芦苇在水面荡漾,一片片云朵围拢着又散去,舞动成晚霞样的遐想。朋友钓了许多鱼。他说,我在乎的是钓鱼时的感觉,没有工作,没有应酬,没有烦恼,就只有我自己的思想。在这片属于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这位朋友居然拥有了帕斯卡尔般的境界。当他陷于那个小城,那间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时,他是陷入思想的荒芜的。当人们热衷于建立体系和规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从事着一件作茧自缚的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呢?
⑨帕斯卡尔关注的是生命和生命中昂扬的激情,他呼唤:“人必须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在说出这番话后,他将自己置于芦苇地的深处,任冬日的晚风吹着。那个夜晚,帕斯卡尔的灵魂破土而出,他找到了皈依。他从此开始了修道式的生活,他收留穷人住在自己的寓所,帮助不知名的流浪少女,他效仿耶稣“我热爱贫穷是因为他热爱它……
⑩1662年,他39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上帝却领走了他。那一刻,帕斯卡尔刚刚做完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置身于一片芦苇地,神秘的霞光将芦苇映照成玫瑰色……他举着双臂,向着玫瑰的深处翱翔。“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永恒的嘱咐。
(节选自《2010年中国最佳随笔》,原文有删节)
请结合文章第④段用简练词语概括出帕斯卡尔思想的特点。
在文章第⑥段,作者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他在芦苇地的见闻和感悟的?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简要分析。
试分析“朋友”这个人在本篇散文中所起到的作用。
请结合画线部分相关词语体会文章第⑩段作者设置的梦境的作用。
请探究在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蕴含着他本人的哪些思想,并分别举出相关的事例来加以证明。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徽以比度,越以亮节。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圆也,徽取其数次也,越取其中疏也。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蟠纡纶囷,璀璨岪郁,文炳彪凤,质参金玉,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为腐材置物邪!”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缚柱以求张弛自混而欲别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欐,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选自《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
[注]①衺(xié),同“邪”,不正。②欐(左木右丽,lì):屋的栋梁。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将夫攻之者也尤:特别。
B.凡琴者攻:制作。
C.桐之生谷邃:深远。
D.何至然衺然黟:黑色。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吾将尤攻之者也/微人之力不及此
B.风雨所化/杳不知其所
C.腐材置物邪/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操之劲/相如功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琴》既是一篇关于制琴、弹曲的音乐论说文,又是一篇借喻制琴弹曲的规定、要求,来阐述人生经验的哲理文。
B.为了加强说理的鲜明性,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琴不中用,客人“病于材”,主人“尤夫攻之者”,这是两种观点的对比,而以后者作为铺垫来反衬前者。
C.文末“改弦更张”一词,这里是语意双关。意为一面说琴,一面说戴仲鹖听了何子的话以后改变了看法。
D.作者认为制琴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材料,二要按照规格制作琴的各种配器;弹琴则出手要有劲,候时要有顺序,收势要有容量。并从制琴论及为人。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吾 观 天 下 之 不 罪 材 者 寡 矣 如 常 以 求 固 执 缚 柱 以 求 张 弛 自 混而 欲 别 物 自 褊 而 欲 求 多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2)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重阳节。②张可久: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州)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
这首曲子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句?让作者产生这一感情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
结合上面材料,简述你对“和”与“同”的理解。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司马迁《史记》)
     ▲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李清照《声声慢》)
    ▲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论语》)
在天愿为比翼鸟,      ▲              ▲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把每天当做人生的第一天,把每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
生命的列车一旦开启,就会朝着一个地方隆隆驶去,永无回头的可能。把每一天都当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你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从容,你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生命的精彩”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2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