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1-2012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的主要原因( )
A.创制耒耜,“能殖嘉谷” | B.使用大镰收获 |
C.使用铁铧犁 | D.推广牛耕技术 |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
C.原始农业的出现 | D.全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的地区是 ( )
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 B.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 |
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 D.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说明( )
A.商周时期牛耕出现 | 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
C.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 | D.西汉时期犁壁发明 |
如图,下列犁耕方法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 B.秦汉时期 | C.魏晋南北朝 | D.隋唐时期 |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主要推动因素不包括( )
A.石锄耜耕 | B.铁犁牛耕 | C.土地私有 | D.自耕农增多 |
春秋时期,促进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铁器、牛耕的使用 | B.社会人口的增加 |
C.国家分裂的影响 | D.统治阶级的提倡 |
战国时期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不包括(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 B.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
C.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私有制 | D.地主土地私有制 |
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
A.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B.地主实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 |
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 |
D.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 |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 | B.通过接受赏赐获得土地 |
C.土地兼并 | 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
C.刀耕火种、简单协作 | D.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自耕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提高和私有土地的出现是其产生的原因 |
B.出现在战国时期 |
C.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 |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对哪项水利工程建设的(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 B.西汉的白渠 |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 D.汉代治理黄河 |
关于我国陶瓷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器的发明 | B.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
C.隋唐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 | D.元代开始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
《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
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民营手工业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鼎盛的( )
A.夏商时期 | B.商周时期 | C.周秦时期 | D.秦汉时期 |
2000多年前,我国士兵所用的刀剑锐利坚硬,使用是完全不用向古罗马士兵那样“(铁)到渐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我国( )
A.已经冶炼生铁和钢 | B.开始用焦炭冶铁 |
C.发明“灌钢法” | D.能够锻造“宿铁刀” |
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过与桑蚕也。”“其”指的事( )
A.丝织品 | B.棉织品 | C.麻织品 | D.编织品 |
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艺水平高的原因有( )
①资金雄厚 ②实行规模经营 ③工匠富有经验 ④市场竞争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
C.自然经济解体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
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材料所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 )
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 B.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 |
C.实行整齐划一的方式制度 | D.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
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限制、打击工商业 | B.保护小农经济,稳定政府收入 |
C.确保赋役征派 | D.巩固封建统治 |
清朝时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A.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 B.有利于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
C.限制了商业活动 | 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 |
清朝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
①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 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50 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一一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的“三角”先后次序是( )
① 欧洲 ② 非洲 ③ 北美洲
A.①③② | B.②①③ | C.①②③ | D.③②① |
下列对欧洲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新航路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要求 |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
C.欧洲人比其他地区的人们更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 |
D.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加速 |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该图是泰坦尼克号的图片。当它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
D.它是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
B.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 |
C.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 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 |
如图,请将图中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③②④① |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游 ④网上炒股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开始和最终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选项中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僻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贝尔试用电话 | D.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 )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
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贮巾(帛),备极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屋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三: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浚《四有斋丛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苏州经济的什么特色?
(2)说出材料二中毅庵祖的身份,分析其“家业大饶”的原因。
(3)材料三、四中的“本”“末”各指什么?
(4)以上材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哪些重要的经济现象?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1870的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阅读材料:
材料一: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处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回答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问题: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三个即可)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变革有哪些重大发明(各举两例)?
(4)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交通运输工具不断改进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