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2 500万人,第一次超过“战争难民”的人数,据预测,在2025年之前,由水荒导致的难民多达1亿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2题。
世界性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地开垦荒地 |
B.酸雨和臭氧层的破坏 |
C.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
D.气候变化 |
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方法是
A.发展生态农业 | B.加强海水淡化 | C.减少浪费和污染 |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3~4题。
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 B.降低大气温度 | C.促进光合作用 |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
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 B.南极附近上空 | C.北极附近上空 | D.北美大陆上空 |
读图回答5~6题。
从B到C,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 B.先西北再西南 | C.先西南再西北 | D.先东北再东南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同位于东半球 | B.A和D同位于东半球 | C.B和D同位于西半球 | D.A和C同位于西半球 |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据此回答7~8题。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南流向西北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C.从西北流向东南 | D.从西南流向东北 |
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高于500米 | B.海拔高于600米 | C.海拔低于500米 | D.海拔低于400米 |
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9~11题。
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500米<H<1800米 6℃<T<7.8℃ |
B.1000米<H<1300米 3℃<T<4.8℃ |
C.1200米<H<1500米 3℃<T<4.8℃ |
D.1200米<H<1500米 6℃<T<7.8℃ |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 B.500米 100米 | C.50米 150米 | D.50米 100米 |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D.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读图,回答12~13
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读图,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14~16题。
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洋流、地形 | C.太阳辐射、洋流 | D.盛行风、地形 |
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石灰岩 | D.岩浆岩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表,完成17?18题。
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
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
C.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
D.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图,完成19~21题。
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 B.东北—西南 | C.东西 | D.西北—东南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
C.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
D.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
乙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完成22~23题。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分布广泛 |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
读某大陆南部示意图,回答24~25题
图中a、b、c对应的植被分别是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
D.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 |
b西部海域存在一个大型渔场,其形成主要原因为
A.寒暖流交汇 | B.入海河流 | C.上升补偿流 | D.温带大陆架 |
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6~28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 B.风向、地势 | C.光热、降水 | D.地形、河流 |
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乳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甲地与乙地气候相比
A.甲地温差大 |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 C.乙地降水量大 | D.乙地最热时间比甲地早 |
图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五个阶段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29~30题。
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A.1961—1971年 | B.1971一1981年 | C.1981—1991年 | D.1991—2001年 |
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A.负增长显著 | B.自然增长显著 | C.机械增长显著 | D.过度增长显著 |
图为某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与A河段相比,B河段流量特征及原因。
说出该地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并分析该区域土壤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读图和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新西兰当地时间4日4时35分(北京时间4日0时35分),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中位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以西30公里处,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目前强震致2人重伤。
简述A国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简述A国渔业发达的原因?
读材料二,分析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以及此次地震伤亡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