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2届四川省仁寿县联谊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化学试卷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慢慢融化 |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
C.电灯泡通电发光 |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6 | B.+4 | C.+2 | D.+1 |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 |
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根据四位同学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
A.CH4 | B.CO | C.C2H5OH | D.H2 |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S+ O2SO2 |
B.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e + 3 H2SO4="==" Fe2(SO4)3 +3 H2 |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2CO2↑ + 3H2O |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CuO + CCu + CO2↑ |
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 + 2HCl ="=" CoCl2 + H2↑;②CoCl2+2NaOH ="=" Co(OH)2↓+ 2NaC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为置换反应 |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
C.②为复分解反应 |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 B.X的化学式为N2 |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 D.液氨属于混合物 |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AgNO3、Cu(NO3)2、Fe(NO3)2 | B.Cu(NO3)2、Fe(NO3)2 |
C.Fe(NO3)2 | D.Fe(NO3)3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B |
CaO |
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u |
Zn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 |
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 |
Ca |
K |
Zn |
F |
含量(mg/L) |
20 |
3 |
0.06 |
0.02 |
这里Ca、K、Zn、F是指 (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II)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
(Ⅲ)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Ⅳ)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区别硬水和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用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B代 表的是 (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
(5分)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一个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
(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 ,液体可能是 。
(2)若固体为白色,无气体产生,所得液体温度降低。则固体可能是 ,液体可能是 。
(3)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则黑色粉末可能是 。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CO2和水蒸气),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可用于水蒸汽的检验。)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
(2)B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D装置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E装置与F装置位置颠倒,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生成水的质量(g) |
1 |
5 |
0.9 |
2 |
10 |
1.8 |
3 |
X |
2.7 |
4 |
20 |
3.6 |
5 |
20 |
3.6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