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卷

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小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1=b1,a2=b2             B.a2<a1,b1<b2         
C.a1>b1,a1>b2           D.A、B两项均对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多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体液——神经调节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都是由B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D.0~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要成熟的大豆豆芽荚加工成的菜肴,俗称“毛豆”。在栽培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引起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B.喷洒N肥
C.喷洒P肥
D.以上措施都不行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对照组(未作处理)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浓度(ppm)
 
1000
850
720
630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 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过受粉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
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D.其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试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番茄,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
B.乙箱番茄呈绿色
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刺激休眠种子,改变各种激素的含量,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如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刺激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脱落酸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赤霉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B.在种子破除休眠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存在拮抗作用
C.种子的提前萌发只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与其他激素无关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番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 ②果实色素积累 ③番茄果实发育 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差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采样位距化工厂的距离(km)
0.01
1
10
30(远离农田)
铬浓度(mg/kg)
0.25
0.21
0.12
0.08
螨类密度(个/m2
16480
2265
2047
1069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密度与铬污染相关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
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
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1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正确的是

A.这个阶段在环境变化以前一直在持续
B.这个阶段不依赖天气
C.这个阶段不断变化
D.这个阶段只有结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土上进行的演替 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物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D.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过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的       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        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      所示。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4种器官,请根据图回答:

(1)血液在A(即     )内进行气体交换,以得到O2,排出CO2,该过程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2)B(即     )内的营养物质,通过           等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3)C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称为        ,它是人体调节      的主要器官。它对于维持内环境中                 等物质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4)人体代谢终产物的排泄还可通过D(即      )来实现,它是人体调节      主要器官。
(5)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CO2进入血液后,短时间内会使血液pH    ,但通过内环境的调节,最终维持稳定。CO2能刺激       中枢兴奋,进而使      加快,从而将CO2排除体外。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