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
A.浆细胞 | B.抗原 | C.淋巴因子 | D.T细胞 |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D.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的植物激素综合作川 |
B.赤霉素施用过多可能引起水稻疯长 |
C.产生顶端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俊过高,侧芽生长受抑制 |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
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 |
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完成 |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
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A.延缓叶片变黄 |
B.促进叶片衰老 |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现象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
C.基因突变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碱基对缺失引起 |
D.基因突变普遍存在、随机发生且发生的频率很低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
B.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有影响 |
C.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
D.遗传病可以用基因治疗,但基因治疗仍存在安全性问题 |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5号染色体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征 |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 | B.火山爆发 |
C.温室效应加剧 | D.湿地内物种减少 |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体液传送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只有激素和C02 |
B.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但作用位置不够准确 |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方式均不相同 |
D.体液调节只适于人和高等动物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沦不太合理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
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低,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如图所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II、III、IV、X、Y |
B.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雌蝇细胞 |
C.果蝇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D.II、III、IV、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
央视春晚上,我国太空育种专家手捧“太空花”展现于国人面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太空花”是按育种专家的意愿设计的 |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新物种)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
D.“太空花”的产生改变了基因库 |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 B.48% | C.52% | D.57% |
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胰岛A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于⑤处 |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
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
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老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 B.甲状腺被切除 |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
右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
B.产生抗体的细胞既可由b分化形成,也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
C.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
D.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r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
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
人们发现某个人峡谷,峡谷中植被茂密,风景奇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峡谷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
B.该峡谷中的植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
C.初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慢 |
D.旅游开发后会影响峡谷中群落的演替 |
下列各项与生长素作用无关的是
A.自然状况下只有传粉受精后黄瓜才能发育成果实 |
B.移栽较大的树木,要剪断其主根,尽量保留较多的侧根 |
C.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
D.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
D.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a、b、d三个环节 |
据右图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④ |
B.现阶段,我国人口的②明显降低 |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 |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控制①和④ |
图中A、B、C、D、E、F分别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阳光、空气、水和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若C种群灭绝,则E种群的数量短时间内可能增大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
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 |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
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
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①组实验如甲图: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②组实验如乙图,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右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
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D.两天后,胚根G的生长向左,因Y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
下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 (具体名称),图中能引起甲结构兴奋的信号是 ;当③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下降,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图中数字)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④代表的激素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因素是 ;若胰岛B细胞受损,④分泌减少,会使细胞对葡萄糖的 功能下降而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4)若要通过实验探究丙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丙,再随机分成两组,并测量 ;然后一组注射适当浓度的 溶液,另一组注谢等量生理盐水;再观察、测量和分析。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其调查研究有利于农业、林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三个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5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2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尾;若原初标记的个体有个别标记脱落,则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 。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豚草 |
0.3 |
0.6 |
1.1 |
2.1 |
3.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灰绿藜 |
3.2 |
2.8 |
1.7 |
1.3 |
0.6 |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选择物种应坚持的原则是 。
(3)第三小组调查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曲线 符合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
②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群数量维持在 点,原因是 。
③若图中曲线II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可选用图中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请利用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乙稀和脱落酸促进植物叶片脱落效果的差异。
材料和用具: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若干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蒸馏水及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实验原理: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和脱落酸处理植物叶片后,可以缩短植物叶片脱落的时间。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A组用 喷洒叶片;B组用 喷洒叶片;C组用等量蒸馏水喷洒叶片。
第三步:置于相同温度、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 。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① ;
② ;
③ 。
通过杂交可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也可将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集中在一起。甲×乙为杂交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西瓜倍受青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是由父本甲 与母本乙 杂交得到的,无子西瓜培育的遗传学原理是 ,能够刺激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的过程是 。
(2)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之为杂合体),生产上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通过杂交选育黄肉(Yy)、抗病(Tt)的马铃薯新品种,则杂交亲本甲的基因型为 ,乙的基因型为 。
(3)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I矮秆感病有芒(aabbDD)、II高秆感病有芒(AAbbDD)、III高秆抗病无芒(AABBdd)。请回答:
①为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选择的杂交亲本甲乙为 ,获得F1后如让F1自交,则F2中表现为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占F2总数的 ,若要获取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需将F2中矮秆抗病无芒的个体继续 ,直至 。
②如果在①中所述F1基础上尽快获得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写出后续的育种过程。
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表格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生物类型 |
同化量 |
净同化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分解者 |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甲 |
( ) |
( ?) |
65.5 |
3.0 |
15.0 |
41.5 |
乙 |
14.0 |
5.0 |
( ) |
0.5 |
2.0 |
2.5 |
丙 |
2.0 |
( ) |
|
微量(不计) |
无 |
( ) |
(1)图1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
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2)图2中表示生态系统基石的字母是 ,能构成群落的是 ,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3)表格“?”处数值为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 和 的途径消耗掉,只有大约 %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