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则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时间一定相同  B.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a的动能一定最大,b、c的势能相等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周期将变小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有挂钩的拉杆与弹簧相连,并固定在外壳一端O上,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量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再将该弹簧测力计以两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如图乙、丙所示,分别用恒力F0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

A.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
B.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
C.乙图读数F0,丙图读数F0—G
D.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
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C.从a点射出的光比从b点射出的光更容易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从b点射出的光比从a点射出的光更容易观察到单缝衍射现象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该时刻起经过0.2s,Q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
B.从该时刻起经过1s,Q质点通过的路程是0.5m
C.P质点从该时刻起第一次到达正的最大位移处所用的时间等于0.7s
D.P质点从该时刻起每经过(0.8n+0.1)s,(n=0、1、 2、3……)回到平衡位置
来源:2012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训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电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小且为v。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则       (   )

A.OB间的距离为
B.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C.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D.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粗糙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电阻不计,顶端QQ′之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和开关S,底端PP′处有一小段水平轨道相连,匀强磁场B垂直于导轨平面。断开开关S,将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棒从AA′处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闭合开关S,将金属棒仍从AA′处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开关S仍闭合,金属棒从CC′处静止开始滑下,仍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忽略金属棒经过PP′处的能量损失)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断开时,金属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B.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D.CC′一定在AA′的上方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质量为0.300kg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g取9.8m/s2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
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
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答:              
(2)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根据纸带可得重锤从B点
到D点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动能增加量等于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完全相同的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其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量程0~0.6~3.0A)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定值电阻若干电键、导线若干。

(1)在下面提供的四个定值电阻中,保护电阻R0应选用              (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
A.5                  B.20             C.50             D.100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3)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I的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R—图线,由此得出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保留两位有效数)。按照此实验方法,内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2kg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sin37°=0.6,cos37°=0.8。求:
(1)0—10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0—10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半径2R四分之一圆弧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在B点相连接,C与A点等高,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到达与圆心O等高的D点。求:
(1)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是多少?
(2)假设AEB段摩擦力做功不变,小球刚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3)假设AEB段摩擦力做功不变,在A点给小球不同的速度,它将始终不脱离轨道运动,并能通过C点做平抛运动,当落点E到C点的竖直距离最大时,求A点的速度v0是多少?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以O′(R,0)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在y=R上方有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坐标原点O处有一放射源,可以在xoy平面内向y轴右侧(x>0)发射出速率相同的电子,已知电子在该磁场中的偏转半径也为R,电子量为e,质量为m。不计重力及阻力的作用。
(1)求电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电子,求它到达y轴所需要的时间;
(3)求电子能够射到y轴上的范围。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