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库仑通过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库仑定律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三个门电路中,A端输入全为“1”,B端输入全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非”门电路,输出为“1” B.乙为“或”门电路,输出为“0”
C.丙为“或”门电路,输出为“1” D.丙为“与”门电路,输出为“0”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a点电势a小于b点电势b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ka小于在b点的动能Ekb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pa 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pb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的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你认为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

A. B. C. D.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流发电机电枢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Emsinωt,如果要将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提高一倍,而交流电的周期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将电枢转速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B.将磁场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C.将线圈的面积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D.将磁场的强弱增加一倍,线圈的面积缩小一半,其它条件不变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能忽略)从原点O以速度 v沿x轴正方向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正方向和x轴正方向,粒子只能做曲线运动
B.若电场、磁场均沿z轴正方向, 粒子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C.若电场、磁场分别沿y轴负方向和z轴正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平抛运动
D.若电场、磁场分别沿z轴正方向和y轴负方向,粒子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从某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mgR/2.则小球开始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时绳子的张力为(     )

A.mg B.5mg C.7mg D.6mg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9月25日,我国利用“神舟七号”飞船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功送入太空,9月26日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约340km)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船由椭圆轨道变为圆形轨道时,需要在椭圆的远地点处使飞船减速
B.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行速度小于7.9km/s
C.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航天员将不受重力作用
D.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的动能Ek满足m(R+h)2ω2<Ek<mg(R+h)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1),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
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

弹簧劲度系数
k
2k
3k
4k
5k
6k
v (m/s)
0.71
1.00
1.22
1.41
1.58
1.73
v2  (m2/s2)
0.50
1.00
1.49
1.99
2.49
2.99
v3  (m3/s3)
0.36
1.00
1.82
2.80
3.94
5.18

(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2所示,读得d=              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 =             
(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弹簧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3V)和内电阻r的实验时,部分器材参数如下:电压表(量程3V) 电流表(量程0.6A)保护电阻R0(阻值为3Ω ) 滑动变阻器(阻值约30Ω)
⑴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当他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断路,因此他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他的操作如下:

①断开电源开关s
②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Ω档,调零后,
红黑表笔分别接R两端,读数为30Ω
③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0Ω档,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压表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所示,则所测阻值为      Ω,然后又将两表笔接电流表两端,发现指针位置几乎不变.
由以上操作可知,发生断路故障的元件是   
⑵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了6组对应的数据后,想通过描点作图的方法求电动势E与内阻r,如右图所示,请继续完成图象,根据
图象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                .并可求出电源内阻r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滑块(可看成质点),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x=0.4m后从桌面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S=1.2m,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0.8m.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μ=0.2,(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滑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2)弹簧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电阻不计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d 为0.5米,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2欧姆的电阻R连接,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4欧姆的小灯泡L连接;在CDEF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均匀磁场,CE长为2米,CDEF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如图所示随时间t变化;在t=0s时,一阻值为2欧姆的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金属棒与金属导轨的摩擦力为0.2N.当金属棒从AB位置运动到EF位置过程中,小灯泡始终正常发光。求: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强度;
(2)恒力F的大小;
(3)运动到EF位置过程中金属棒的最大动能。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o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处于平衡,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o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在活塞A 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②现只对Ⅱ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A回到初始位置.此时Ⅱ气体的温度。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单摆的运动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①单摆的回复力是摆线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
②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摆球运动轨迹切向的分力
③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与振幅无关,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
④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摆角很小如小于5o
⑤在山脚下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高山上走时将变快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  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s。(不考虑经ADC圆弧反射后的光线)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关于核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核裂变的产能效率比轻核聚变的产能效率更高
B.核子(中子、质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C.β衰变释放出的高速粒子,是来自于绕原子核运转的外层电子
D.有16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其中有8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相向行驶,速率均为9m/s,甲车上有质量m0=1kg的小球若干个,甲和他的车及所带小球总质量为m1=50kg,乙车和他的车总质量为m2=40kg,甲不断地将小球以21m/s的对地水平速度抛向乙,并被乙接住,问甲至少要抛出多少个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不考虑空气阻力)

来源:2011届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