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江西]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
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D.M、N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关于图中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
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   
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  )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
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
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回下列各题。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夏秋水天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景色的真实写照,这种景色的形成说明
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显著  ② 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 ③人类活动、地表状况的季节变化显著  ④气旋、锋面的季节变化显著
A①③    B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图地区相比,甲图中地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自然因素是(  )

A.水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农业技术 D.热量

符合乙图地区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集中连片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读甲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是红壤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资料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体。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能源,热值为8500 大卡/米3。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
资料二:华能上海燃机电厂位于宝山区石洞口,是国家“西气东输”的配套建设项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装有3台4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机组,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天然气发电厂。可以说,华能天然气电厂的迅速建成投产,也是上海装备制造工业水平的体现。
资料三:

国家
阿根廷
巴西
巴基斯坦
意大利
印度
美国
中国
天然气汽车(辆)
1200000
600000
410000
400800
159159
130000
69300
加气站(座)
1105
600
423
463
166
1300
270

开发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燃料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慢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步伐       B 进一步促进加快天然气汽车的生产
C 缓解城市居民取暖能源紧张问题       D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最利于该国民众使用天然气汽车的国家是(    )
A 阿根廷和美国  B 巴西和美国   C 中国和意大利  D 美国和意大利
华能天然气电厂的迅速建成投产除了体现上海装备制造工业水平,也体现了:(   )
A 影响了“西气东输”产地的建设            B 加快调整天然气输入地区的消费结构
C 为“西气东输”输出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D 上海即将成为无污染的城市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扶持燃气汽车的发展,原因是  (    )

A.我国天然气储量居丰富 B.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C.世界油价上涨 D.缓解大气污染和汽车能源紧张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四个不同区域(海南岛、黄淮地区、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某地的部分月份气温和降水统计表。”读表后回答下列各题

 
A
B
C
D
月份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1
15
11
-16
1
-3.2
3.3
-20
2
4
25
45
5
8
13.7
43.2
0
25
7
28
222
25
40
27.3
247.3
22
151
10
23
182
5
6
14.4
26.2
5
25

判断A、B、C、D四地所属的区域 (    )
A.海南岛、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  B.西北内陆、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
C.海南岛、东北平原、黄淮地区、西北内陆  D.西北内陆、黄淮地区、东北平原、海南岛
从气候条件角度,分析A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    )
A.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B.长冬无夏,风雪景观 C.四季如春 D全年四季分明
形成B区域降水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    )
A靠近海洋 B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 C.季风影响强烈 D.高压控制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 "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  (        )

A.中东 (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 (中国、印尼等)               F.北美 (美国、加拿大等)G.西欧 (英国、挪威等)
(2)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3)我国虽然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内需型”及石油心脏地带内,但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图乙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下列各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
气象要素: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中图1和图2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3表明单位产品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右图表示东亚出口加工区和经济特区的分布,以及污染工业迁移方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1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2)在图2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3)根据图3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                                            
(4)你认为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述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东北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东北林业生产要从以原木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即充分发挥本区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利用价值,持久的发挥全国林业基地的作用。
材料三:

(1)、导致东北林区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引发了哪些生态问题?
(2)、材料二中提出的“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其意义不仅是提高林木产品的经济价值,还能发挥保护全区生态系统的作用,如何理解后者的意义?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东北地区中西部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环节)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能缓解我国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海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状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通道中,可以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来源: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