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安徽]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我国位置及优越性
①北半球、东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少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④南北跨纬纯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国家中,不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朝鲜、俄罗斯、蒙古 B.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巴基斯坦
C.韩国、日本、非律宾 D.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省级行政区与我省不相邻的是

A.皖 B.豫 C.闽 D.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气候湿润的地形区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太行山西侧的地形区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山地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界山的是

A.太行山 B.巫山 C.雪峰山 D.祁连山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主要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山地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A.祁连山 B.秦岭 C.横断山 D.武夷山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是因为

A.河道长,流域面积广 B.流域物产丰富,运输量大
C.通航里程长,运输条件好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华南地区的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是

A.台湾 B.海南 C.广东 D.广西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区中,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的是

A.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 B.山东、浙江的大部分地区
C.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地区 D.甘肃西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

A.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内蒙古高原北部地区 D.新疆的天山山脉以北地区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

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区民居屋顶坡度最大
B.②区民居注重通风和防潮
C.③区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感强
D.①区民居窗户较④区严实厚重

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热量多少 C.水分条件 D.风俗习惯

人类活动对四个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下列地区中河流属于两洋水系、气候可受两类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下游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省区,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黄河流域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据此回答21~22题。

图示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②年平均气温O℃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4~25题。

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6~27题。

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据此完成28~29题。

经纬度
104°E、31°N附近
海拔(米)
505
七月平均气温(℃)
25.8
一月平均气温(℃)
5.6
年降水量(mm)
976

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草甸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该地与120°E、31°N相比,一月平均气温较高原因是

A.海拔较低 B.受海洋影响大
C.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D.北部有山脉的屏障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分析回答。

20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
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内蒙古~河南段 B.中、上游
C.河南~山东段 D.中、下游

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右图,分析回答。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
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说A、B两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2分)
(2)比较a、b两处流量大小,并说明理由。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1)K山脉名称                   ,走向是                          
F山脉名称                      ,走向是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A东侧                            ;西侧                             
G东侧                            ;西侧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南侧                          ;北侧                            
(4)写出下列山脉所属水系的分界线:E                              的分界线。
(5)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6)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 “我国东部春、夏季节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6分)

(1)淮河以北地区春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为               ,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在夏季图中出现的天气被称为“            ”
(3)图中乙地夏季降水占全年比例为              ,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            ”天气。
(2)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3)图中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①                                           
                                                                                                                                      ;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     ,降水                 
                       变化大。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