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0年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下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米、0.3米、0.5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200W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盆冰块。分别在玻璃柜顶部和下部悬垂纸条M、N(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M、N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某一地理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是
A、大气温室效应 B、大气热力环流
C、地壳物质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A、M、N都向左偏 B、M向左偏、N向右偏
C、M、N都向右偏 D、M向右偏、N向左偏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3~5题
3、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
C、可能是贺兰山地 D、1月份均温高于0℃
4、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有结冰期 ④有凌汛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5、关于甲处的正确叙述是
①位于祁连山地的北面,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在黄河以西而得名
②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农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③交通地位重要
④附近农业为绿洲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北半球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曲线,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表示甲地的曲线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b—d时段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C、南极科考的最佳时节 D、我国北方河流处于结冰期
8、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区
A、有极昼极夜 B、虽无极昼极夜但有太阳直射
C、有太阳直射 D、既无极昼极夜又无太阳直射
读下图,回答9—11题。
9、甲、乙两城市分别濒临
A、太平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
10、某游客在甲城当地时间7时20分欣赏到海上日出,则乙城
A、日已偏西 B、昼短夜长 C、烈日当空 D、海上日落
11、甲城和乙城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曾有人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人们将主题定格在“应对水短缺”。下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国家所在半球为西半球,该输水路线方向是 。
(2)比较甲、乙两地水资源差异及原因。
如果图中为120°W:
如果图中为120°E:
(3)如果图中国家所在半球为东半球,则正常年份甲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原因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A地比B地气温 ,说明其主要原因。
(2)上图中Q地的自然带是 ,能够监测该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3)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该地区人类与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4)F处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但不同季节过往船舶的航速却明显不同,简述影响该航线上船舶航速变化的大气环流状况。
(5)图中25℃等温线,在沿海和内陆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说明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A海域附近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是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 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 (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 C.连续的阴雨天气 |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