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所吸烟
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
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
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
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
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 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
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
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
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
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受力情况 |
运动形式 |
运动状态 |
|
不受力 |
匀速直线运动 |
不变 |
|
受力 |
平衡力 |
||
非平衡力 |
变速直线运动 |
改变 |
B.
电路 |
电流路径 |
有无节点 |
各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
串联 |
一条 |
无 |
相互影响 |
并联 |
多条 |
有 |
互不影响 |
C.
方法 |
内能变化 |
实质 |
做功 |
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 |
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
热传递 |
物体吸热,内能增大;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D.
物距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应用 |
|
缩小、倒立、实像 |
照相机 |
|
等大、倒立、实像 |
|
|
放大、正立、实像 |
投影仪 |
|
不能成像 |
|
|
放大、正立、虚像 |
放大镜 |
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 ,物体 的体积为 ,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 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 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物体 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B.物体 的密度 的求解思路是
C.若在 上加放重为 的物体 , 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 的支持力
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 完全浸没 弹簧对 的拉力
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一
物质 |
密度 |
长 ,横截面积 的导线在 时的电阻值 |
铜 |
|
0.017 |
铁 |
|
0.096 |
铝 |
|
0.027 |
表二
车型 |
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最高速度 |
夏利 |
100 |
捷达 |
120 |
桑塔纳 |
120 |
A.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B.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
与提升高度
的关系图象如图,则图线
表示的是铁块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较长
D.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夏利和捷达轿车按照表二中的速度匀速行驶相同的时间,若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则牵引力之比为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 |
|
||||||||||||||||||
结论 |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不变。 |
||||||||||||||||||
方法 |
实验中通过 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
||||||||||||||||||
问题 |
再增加烧杯、红墨水和滴管,可验证“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分别在质量相等的 、 、 的水中滴入等量红墨水,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快慢。设计记录表格:
|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过程 方法 |
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射到 点,把纸板 向后折,在 面上 (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
|
问题 结论 |
如图, 、 是两支相同的蜡烛,当 与 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 换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 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 (填“上方”或“下方” 。
(2)请画出图1中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如图2是 冰的熔化图象,它在 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表格图象 |
|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 图象 |
||||||||||||
结论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
|||||||||||||
问题讨论 |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饮料的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用量筒测出饮料的体积 ;③把饮料从量筒倒入空烧杯,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 ;④代入公式 求出饮料的密度。测出的饮料密度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 |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 |
小雨猜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有关。 |
过程 |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以速度 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②如图乙,在木块上加放砝码,以速度 重做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③如图丙,改变拉动速度,以速度 重做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发现: 。 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 。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 。 |
程序 |
提出问题 实验反驳 得出结论。 |
作图 |
画出图甲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
问题 讨论 |
把一个钢笔帽竖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向右拉动木块,发现钢笔帽 倾倒(填“向右”或“向左” ,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1,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 和阀门 ,再打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时,打开阀门 ,船驶入上游。
(2)如图2, 、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请画出物体 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3,轻质杠杆的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 ,底面积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则物体乙的重力 。(请写出解题思路)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过程 |
如图,闭合开关,导体 向右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 的作用。据此原理可以制成 。 |
|
问题讨论 |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把导体换用轻质塑料棒,实验 (填“能”或“不能” 成功,因为 。 |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路 |
请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表格 |
第3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请读出丙填在表格中。
|
||||||||||||||||||
结论 |
在 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
问题讨论 |
为实验多次测量,若没有滑动变阻器,还可以通过 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工人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造成 ,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总开关“跳闸”。
(2)请根据如图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标有“ , ”的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正常工作 消耗的电能为 。
综合问答 家庭中的物理:
小雨用电热水器将水加热。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他看到妈妈腌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请用 (开头4个字) (结尾4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
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盛有水的水槽,细线。 |
||
实验步骤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数据记录表格 |
|
结论: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 标有“ ”字样,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 ,定值电阻 ,电流表的量程为 ,电压表的量程为 .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求:
(1)小灯泡正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 、 和 ,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使电流表示数为 时, 消耗的电功率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 和 ,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小灯泡 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 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 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上升 ,小雨做的功是多少?
(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归纳式探究 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
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
(1)探究一:如图甲所示,小球由 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 点,小球到达 点的速度 与高度 和小球质量 的关系,数据如表一。
表一:
实验次数 |
|
|
|
1 |
0.2 |
|
4.0 |
2 |
0.4 |
|
8.0 |
3 |
0.4 |
|
8.0 |
4 |
0.8 |
|
16.0 |
则小球到达 点的速度 与 有关,且 。
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 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 .小球在 点的速度 与轨道半径 的关系,数据如表二。
实验次数 |
|
|
1 |
0.15 |
7.5 |
2 |
0.30 |
15.0 |
3 |
0.45 |
22.5 |
则小球在 点的速度 与轨道半径 的关系式为 。
(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 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 ,要使小球经过 点后能恰好通过 点,则 。
演绎式探究 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 、 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 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 ,其中 为常量,当 和 一定时, 与 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图甲中的图线 来表示。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磁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点电荷 和 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 (或 的电场对 (或 的电场力。物理学中规定: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跟它的电量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 表示,则 。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 为 的 点放一个点电荷 ,则点电荷 受到的电场力 ,点电荷 在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
(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相互叠加,形成合电场。
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 和 ,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 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 分别放在 、 两点,它们在 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 .请推导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