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石油的加热炼制B.食物的腐烂

C.农家肥的腐熟D.动植物的呼吸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液体药品B.配制溶液

C.干燥气体D.取固体药品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约占总质量的78%

B.臭氧也是空气成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因此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B.人发生煤气中毒时,不要移动,就地抢救

C.档案材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  )

A.Na2CO3B.Cu2(OH)2CO3

C.NaHCO3D.NH3•H2O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碘酒是一种溶液,其中溶剂是酒精

C.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D.固态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B.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C.减少白色污染很重要,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D.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其中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不一定改变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C.该反应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1:3

D.该反应中A和D的分子个数比是1:3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表列出的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气

二氧化碳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C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D

氯化铁溶液

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B.BC.CD.D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2)苏打:  

(3)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4)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从微粒角度看: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其具有  性。

(3)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要

D.用淘米水浇花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湿衣服逐渐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说明  

(2)如图所示,甲图中火柴能持续燃烧,乙图中火柴很快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3)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喝了可乐之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5)爸爸买了硝酸铵化肥准备给菜地施用,小明告诉爸爸这种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其原因是  

(6)厨房里经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功能。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回答下列问题:

(1)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它们都是  的合金。

(2)钢铁很容易生锈,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包含的基本粒子是 (用符号表示)。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  

(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8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2中,B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3)铝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4)图2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丙是  (填化学式);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乙转化成丙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三种物质都含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盐中的一种,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若乙是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且甲是纯碱,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实验二:该实验能区分硬水和软水,除了要控制水样的量相等外,还要控制  相等。

实验三: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从理论上讲,会导致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B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证明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填“a”或“b”)端。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做了以下几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2)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3)观察到C试管中有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碳酸钾发生反应。

(4)在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同学们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KCl

结论二:KCl、HCl;

结论三:  

某同学通过以下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二是正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二正确

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  

溶液颜色变红

(6)有些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  。当我们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猜想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食用“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有效方法。“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回答下列问题:

(1)“碘盐”中的碘主要指  (填字母序号)。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做制取氢气的实验,取6.5g锌和93.7g稀硫酸放入同一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