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绚丽(xún) 愧 怍(zhuò) 煞费苦心(sà) 悲天 悯人(mǐn) |
B. |
矜持(jīn) 憩息(qī) 战战 兢 兢(jīng) 岿然不动(guī) |
C. |
拾级(shè) 吮吸(shǔn) 瞠目结舌(táng) 自怨自 艾(yì) |
D. |
引 吭(háng) 蛰伏(zhé) 随声附 和(hè) 不知所 措(cuò)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嘹亮 诓骗 粗制滥造 相提并论 |
B. |
伶仃 取缔 大相径庭 孤注一掷 |
C. |
狼籍 目炫 与日具增 骇人听闻 |
D. |
阑珊 悖谬 郑重其事 轻举妄动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初春,乍暖还寒。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 不寒而栗。 |
B. |
美国挑起贸易战, 不择手段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引起多国强烈不满。 |
C. |
近年来,我市 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
D. |
一代代革命先驱 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5月1日,桂林首个"全绿色出行"旅游集散中心开始运营。 |
B. |
通过挖掘地方文化,使瓦窑的历史文化重新"活"起来,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典范。 |
C. |
惟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
D. |
调研组来到七星区,了解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加(弱)冠"指十二三岁的儿童。 |
B. |
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思想为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C. |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是田园生活,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
D. |
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
研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7年禁止中兴公司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随后,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该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2018年5月,中兴公司公告称,受此影响,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材料二】
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中国的华为等公司列为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出口管制实体名单。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5月17日,华为的海思总裁何庭波宣布,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十多年前,华为就开始自主研发芯片。宣布之后,芯片启用。
【材料三】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说,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1)选出对上述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中兴公司被人牵着鼻子走,无法应对危机,是因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 |
B. |
材料二,华为公司启用"备胎"应对危机,靠的是科技创新,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 |
C. |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强调了应变能力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D. |
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创新是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的观点。 |
(2)请为即将举办的"桂林市临桂区创新论坛"挑选宣传标语,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 |
教育乃临桂发展之基石,寄寓是桂林进步的东风。 |
B. |
昔日三元及第,彰显临桂人杰地灵;今朝自主创新,大展桂林宏伟蓝图。 |
C. |
举创新旗帜,彰显大国风范;拓发展新路,弘扬中华神威。 |
D. |
穿新衣享美食住楼房,家庭幸福;游公园逛书城赏桂剧,生活美满。 |
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真"重理"就不该"轻文"
①一提到各行的"家",比如文学家、数学家、电子学家等,你会以为,他们大概是各专一行,别的什么都不管的。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称得上"家"的人,他不但专精于一样,而且一定有广博的知识基础。
②普通教育阶段,属于基础知识的功课一般区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语文、外语、历史,这些是文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是理科;地理课里边的人文地理的内容属于文科性质,自然地理的内容属于理科性质,所以这门课可以说是文、理兼而有之。此外,还有政治、体育、音乐、图画课,也都是基础课程。所有这些功课,统统是打基础的,都不是专门性的。做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公民,应当具备这些基础知识;不论日后进一步学什么、研究什么、干什么工作,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有用的,并且都是必要的。每个人往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方面的才能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某一两门功课学得特别好,其余学得一般,这种情形是不少见的。有的人对数、理、化有兴趣,有的人对文学、历史有兴趣,这也是许可的,应该鼓励的。如果有人在某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才能,我们还应当珍视它,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基础打好了,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才能得到发展。
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基础课程有一门共同的基础课,那就是语文课。语文是学习任何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不论是社会科学的文、史、哲、政、经、法,还是自然科学的数、理、化、生,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语文学不好,不善于说,不善于读,不善于写,无论学什么,研究什么,做什么,都会受到影响,效率都不会很高。人们都知道,学不好数学会影响学物理;那就更应当知道,学不好语文还会影响到学数、理、化。因为数、理、化的叙述、论证以及公式和定理都要通过精练、严密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如果不掌握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你怎么能很好理解这些东西呢?比如"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两数的平方和"和"两数和的平方"意义完全不同,解题时往往一字之差就可能谬以千里。语文课是基础课的基础,基础不好,就会影响其他课程。等到以后参加了工作,无论从事哪个部门的科学技术业务,总需要经常看些技术资料,如果阅读能力不高,那对工作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当技术员写不好实验报告,当医生写不好病历,有了发明创造写不好科学论文,有了经验写不好总结,那对工作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④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间有一股"重理轻文"的风气,就是重视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不重视学习历史、地理,尤其不重视学习语文。其实,照这样的"重"法,这个"理"就恰恰学不好。忽视了文必将影响他学理,影响他日后干理科的工作。真正重理的人,决不应轻文;同样,真正重文的人,也决不应轻理。由于志趣不同,在某方面一般地认真学习,而在另一方面特别多地下工夫学习,这种情形是自然的现象。但是,"重"一样,"轻"一样,却是不正常的思想和心理的反映。普通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样样都不过是学点起码的知识、技能,这些起码的知识、技能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轻"了一样,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主观上觉得该"重"的那一样,从长远来看,这后果是很坏的。
⑤爱吃蔬菜的可以多吃点蔬菜,爱吃肉的可以多吃点肉;但是只吃一样,别的不吃,那可不行。食谱广一些好,不能"偏食","偏食"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学习也是一样。
(作者:张志公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 |
只有"文理并重",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才能得到发展。 |
B. |
语文是学习任何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 |
C. |
青少年学生中间有一股"重理轻文"的风气。 |
D. |
"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 |
(2)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举例论证 |
B. |
道理论证 |
C. |
对比论证 |
D. |
比喻论证 |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②③④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
B. |
第①段从各行的"家"谈起,引出"基础的重要"这一论题。 |
C. |
第②段加点词"一般"不能删掉,因为不排除特殊情况,如下文提到的地理课。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科学、严密的特点。 |
D. |
第④段针对"重理轻文"的风气,作者提醒青少年要打好基础,不能"重"一样,"轻"一样。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使匠石斫 之 |
B. |
自夫子 之死也 |
C. |
庄子往见 之 |
D. |
仰而视 之日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匠石运 斤成风(斧头) |
B. |
听而 斫之(砍,削) |
C. |
惠子 相梁(相当) |
D. |
鹓鶵 过之(经过)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尽垩/而鼻不伤 |
B. |
宋元君/闻之 |
C. |
庄子/往见之 |
D. |
于/是鸱得腐鼠 |
(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
B. |
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
C. |
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
D. |
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试为寡人为之。
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请描绘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现的画面。
(2)品读诗歌,请说说诗人是怎样巧妙地将情、景、理融为一体的。
默写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但愿苍生俱饱暖, 。(于谦《咏煤炭》)
(5)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6)杜甫《望岳》中表现读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做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的两句诗是 , 。
课外阅读积累。
(1)清水出芙蓉, 。
(2)阅读《骆驼祥子》时,我们发现造成情节陡转的情况往往是某些人或物的意外闯入。比如, (人)的突然出现,造成祥子命运的“一落”; (人)的突然出现,造成祥子命运的“二落”;骆驼的突然出现则给祥子带来了逃生的希望,曹先生的突然出现则给祥子带来了奋斗的希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罗本岛B区5号的修行者
我从开普敦乘船到罗本岛参观,同船的都是小学生,熙熙攘攘,大约是到岛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12月1日,罗本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能让世界为之铭记,是因为这里囚禁过曼德拉。
曼德拉被独自关押在B区5号,监室只是一个所有缝隙都被抹平的水泥匣子。军房内,只有一卷薄毯、一张小桌、一个饭盆和一个马桶。无法想象身高1.83米的曼德拉,如何在这只有四平方米多一点儿的逼仄空间里,日复一日辗转腾挪,度过了6000多天!
政治犯们顿顿薄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对于这一切,曼德拉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审判他的法庭上,曼德拉说:"在我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生活并去实现它。 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正因坚定的信仰和足够的心理准备,曼德拉把极端单调艰辛的牢狱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每天清晨五点半,岛上的监狱守卫就会敲起震耳欲聋的大钟,把犯人从睡梦中唤醒。曼德拉起床后,马上开始体育锻炼。他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次下蹲。每天放风的半小时,在院子里坚持跑步。
曼德拉不屈的声音,不断从罗本岛与世隔绝的军房里,通过种种孔径传播出去,回响在从好望角到林波波河南非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将把种族隔离制度在群众运动之砧和武装斗争之锤中间砸得粉碎。"
除此之外,曼德拉在监狱里最重要的事,就足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认为学习在监狱里是仅次于探视权的权利,比任何优待都重要。曼德拉开始攻读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继而学习经济学。曼德拉成功地把罗本岛变成了他的大字,把自己从一个愤怒的领导者变成了深思熟虑的沉静学者。曼德拉的一位狱友曾这样评价罗本岛对曼德拉的影响。他说,……早年间,他感到愤怒就会发作,所以他有意锻炼自己,他的精神状态在提高,在转向和善礼貌热情,他变得更沉静更温和。
1996年9月,罗本岛成为国家博物馆后,很多过去的犯人和看守都回到岛上,成为志愿者,向游客讲述当年的故事。
导游说,1994年,曼德拉在自己的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了罗本岛上监押他的看守仪式结東后,曼德拉走到当年的狱卒面前,平静地说:"在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那刻,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这种转变何其艰难?要知道,曼德拉之所以坐牢,是因为领导"非洲之矛"从事暴力革命。南非白人政府曾提出,只要曼德拉宣布放弃暴力反抗,就可以释放他,但曼德拉断然拒绝。
在南非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历时300余年里,黑人四分五裂,从未建立过统一国家。他们过着痛苦而麻木的生活,心目中只有自己的部落酋长,或满足于在与白人隔离的"黑人家园"。白人不把黑人当成同胞,黑人也不把"白人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冢。
曼德拉曾坦承,自己在入狱前坚信,南非共和国是白人压迫黑人的统治工具,除了推翻它,黑人别无翻身可能。但经过在狱中的反思,他清醒地认识到, 打破种族隔离樊篱,不只有希望渺茫牺牲巨大的暴力一途,可以另谋佳径。他决定放弃报复,融化仇恨。曼德拉以无以伦比的政治气度,摒弃前嫌,与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政府达成政权的和平交接。他最后完成了理想的胜利。
人们常常惊异一一在饱受白人欺凌、战友被害、妻离子散、身陷囹圄整整27年之后,曼德拉怎能做到如此超脱?罗本岛上的岁月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与世隔绝的18年里,一个伟大的思想转折在此萌生,曼德拉的生命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决定将南非当作自己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新南非。
返回开普敦的船上,我还是与小朋友为伍,他们乖乖坐着,比早上赴岛时沉静了许多。
我问一个穿着绿色校服的黑人小女孩:"嘿!今天你记住什么了?"她想了一下,眨巴着大眼睛说:"我要做一个马迪巴那样的人。"我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这谈何容易!山水斧削,与时代一同浇筑了巨人。 就算你有超凡的禀赋和火热的责任感,可你,不一定会遭逢生命中的罗本岛。
(作者:毕淑敏 摘自《非洲三万里》,有删改)
【注】①曼德拉:南非反种族歧视和隔离的领导者。后参加南非总统竞选获胜,担任南非总统。②马迪巴:是南非民众对曼德拉的爱称,意思约略等于"父亲"。
(1)本文中,"修行者"曼德拉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有哪些"修行"?请简要概述。
(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曼德拉的性格特点。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对结尾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5)请说说小学生参观罗本岛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