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度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化学试卷
用镁铝合金制作的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物品轻巧、美观、耐用。与上述这些特点无关的镁铝合金的性质是
A.不易生锈 | B.导电性好 | C.密度小 | D.强度高 |
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对应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NaHCO3 | B.烧碱NaOH | C.绿矾FeSO4·7H2O | D.钡餐BaCO3 |
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 B.气体摩尔体积:mol/L |
C.溶解度:g/100gH2O | D.密度:g/cm3 |
下列微粒间的作用力中,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 | B.金属键 | C.共价键 | D.离子键 |
在标有“20℃,25mL”的滴定管内装溶液至刻度“0”时,管内液体的体积
A.约为5mL | B.大于25mL | C.等于25mL | D.小于25mL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分子的电子式:Cl:Cl |
B.水分子的电子式: |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
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H和D | B.O2和O3 |
C.CH3CH2CH2CH3和(CH3)3CH | D.H2O和D2O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
B.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C12+2Br-→2C1—+Br2 |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SO42-+Ba2+→BaSO4↓ |
D.醋酸和碳酸钙反应:2H++CaCO3 →Ca2++CO2↑+H2O |
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42-、Cl- |
B.Al3+、NO3-、Cl- |
C.K+、MnO4-、SO42- |
D.Na+、CO32-、NO3- |
深海中存在可燃冰(CH4·nH2O固体)。已知:CH4·nH2O(s)CH4(g)+nH2O(l)-Q(Q>0)深海中能够存在可燃冰,是因为深海具有以下条件中的
A.低温高压 | B.高温低压 | C.低温低压 | D.高温高压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离子,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 B.还原性 | C.碱性 | D.酸性 |
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可构成原电池,从原电池角度判断铜片是
A.正极 | B.负极 | C.阴极 | D.阳极 |
无论在酸性溶液还是在碱性溶液中,一定都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Al3+ | B.K+ | C.HS- | D.A1O2- |
关于氟、钠、镁、氯四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Cl | B.热稳定性:HCl<HF |
C.离子半径:F-<Mg2+ | D.碱性:NaOH<Mg(OH)2 |
将氯化铝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分别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A.都是Al2O3 | B.依次为AlCl3、Al2(SO4)3 |
C.都是Al(OH)3 | D.依次为Al2O3、Al2(SO4)3 |
有A、B、C、D四种元素的离子A+、B2+、C- 、D2-,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C、D四种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周期
B.A、B、C、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
C.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
D.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2+>A+>C- >D2-
原子结构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A.第六周期第IV族 | B.第四周期第VI族 |
C.第六周期第A族 | D.第四周期第VIA族 |
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A.pH=12的Ba(OH)2 | B.pH=12的氨水 |
C.0.05moL/L BaCl2 | D.0.01mol/L NaOH |
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一些铁粉 |
B.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
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D.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
下列情况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同主族时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少 |
B.X2+H22HX ,Y2+H22HY |
C.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X比Y强 |
D.X的单质能将Y从NaY溶液中置换出来 |
用己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是
A.滴定前,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 |
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剂刚变色,就停止滴定 |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己知浓度的盐酸 |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
下列测定常温下1mo1氢气体积的操作中,使结果偏大的是
A.镁带中混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 | B.装置接口连接处有气体泄漏 |
C.液体量瓶刻度读数未扣去硫酸的体积 | D.硫酸注入量不足,镁带未反应完全 |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D |
将某物质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中,溶液呈红色 |
该物质一定是碱 |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摩尔H2O2分子含2NA个氧原子 |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
C.16g甲烷分子中含4NA个氢原子 |
D.100mL 1mol/L Na2SO4溶液含有0.2NA个Na+ |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
B.1mol 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
C.配制200mL 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9.2mol/L |
合成尿素的反应为: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NH3的电子式 ;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4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3)上述反应所涉及的4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4)一定条件下,在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H3和1mol CO2,反应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水蒸气0.6mol,则平均反应速率v(NH3)= mol/(L·min)。
(5)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己达平衡的是 。(填序号)
a.2c(NH3)=c(H2O) b.CO2的浓度不变
c.v正(NH3):v正(CO2)=2:1 d.气体的压强不变
(6)为提高氨气的转化率,工业上用该反应生产尿素时,合适的反应条件是 。(填序号)
a.200℃ b.800℃ c.101kPa d.24000kPa
铁、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完成下列填空:
(1)自然界一共存在四种稳定的铁原子,分别是54Fe、56Fe、57Fe和58Fe,它们互称为 ,其中58Fe原子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2)工业上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是由于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 。
(3)野外铺设钢轨时,通常用铝和氧化铁混合粉末反应得到的液态铁来焊接钢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4)铁粉中混有少量的铝粉,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5)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的H2放出,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填序号)
a.Cl- b.H+ c.OH- d.HCO3-
(6)铁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3Fe+8HNO3 →3Fe(NO3)2+2NO↑+4H2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每转移1.8mol电子,生成NO L(标准状况)。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值的实验过程如下。完成下列填空:
(1)设待测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xH2O ,则该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是实验中用到的几种仪器,仪器与对应名称正确的是 。(填序号)
(3)“冷却”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灼烧”时热源选用的是酒精灯而不是酒精喷灯,理由是 。
(4)恒重操作的目的是 。
(5)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若实验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坩埚未完全干燥 b.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c.坩埚上沾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d.加热后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6)下面是某学生实验的一次数据,请完成计算
加热前质量 |
加热后质量 |
||
m1 |
m2 |
m3 |
m4 |
11.721g |
22.692g |
18.631g |
a |
①若无需再进行第三次称量,则a的数值范围应为 。
②若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18.631g,实测值x= (保留两位小数)
③若理论值x=5,则该实验的相对误差是 。
某老师批阅学生实验报告,下列哪些学生是以科学的态度记录实验数据的
A.甲学生用50mL量筒量取46.70mL浓盐酸 |
B.乙学生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pH=14.5 |
C.丙学生配NaOH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固体1.220g |
D.丁学生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 0.1mol/L的盐酸 |
右图是向100mL的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原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
B.加入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
C.至滴定终点用去NaOH为0.01mo1 |
D.pH=12时,共加入NaOH溶液100mL |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
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B.质量之比为2:3 |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 D.反应速率之比为3:2 |
为使溶液中的3种阳离子、A+、B2+、C3+逐一沉淀分离,将含有A+、B2+、C3+离子的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关于三种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Ag+、Fe2+、Al3+ | B.NH4+、Fe2+、Fe3+ | C.Ag+、Cu2+、Fe3+ | D.Ag+、Cu2+、A13+ |
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填空:
(1)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
(2)画出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与铁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与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在FeC13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在其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的颜色 (选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4)若先往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NaF溶液,再滴加溶液,则不呈红色,若再加入足够量FeC13溶液,又会呈现红色。请试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
某兴趣小组用合金铝、铁、铜的废弃合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铝,并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和氢氧化铝的纯度,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2+沉淀的pH范围为7.0~9.0;Fe3+沉淀的pH范围为1.9~3.2;Cu2+沉淀的pH范围为4.7~6.7。
(1)写出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写出滤液B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的Fe3+,pH范围应为 ;下列可作为试剂z的是 。(填序号)
a.铜粉 b.氨水 c.氧化铜 d. 硫酸铜
(4)某同学为了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完成操作步骤:称量样品、加热、 、称量CuO质量、 、计算。
(5)滤渣C的质量是10g,煅烧后得到固体D6.90g,则滤渣C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6)按该流程的操作步骤,氢氧化铝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