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县东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最近,上海黄浦江中发现上千头死猪,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主要是( )
A.污染土壤 | B.产生温室效应 | C.污染水源 | D.污染空气 |
下列现象中,与光的直线传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计时员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
B.雨后,我们看到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 |
C.水中桥的倒影 |
D.晴朗的天气,会在树荫下看到一些小亮斑 |
古时的铁匠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于( )
A.液化 | B.汽化 | C.先熔化后汽化 | D.先汽化后液化 |
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 )
A.固体清香剂时间长了会消失 |
B.医生给发热病人擦拭酒精散热 |
C.用电热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
D.夏天,在教室的地上洒水降温 |
在科学实验中,所需药品取用都有一定的工具,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 )
A.镊子 | B.药匙 | C.纸槽 | D.用手拿 |
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吸管上端侧面有破损 | B.大气压偏小 | C.吸管太细 | D.吸管插太深 |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 B.遥控器 | C.验钞机 |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
夏天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小冰箱,即把一种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物质可能是( )
A.食盐 | B.蔗糖 | C.氢氧化钠 | D.硝酸铵 |
在280C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 B.上升 | C.先下降后上升 | D.先上升后下降 |
易拉饮料罐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的,在空罐中注入少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大量水蒸气逸出后,先移去酒精灯,再用厚胶纸把罐口密封住。待自然冷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罐外壁出现小水滴 | B.罐变瘪了 | C.罐爆裂了 | D.罐没有变化 |
北方城市的住房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问最有效的安装方位在哪里( )
A.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 B.靠近地面的墙上 | C.房间的中间 | D.任何地方都可以 |
除去密封空气中的氧气最好用下列哪种物质( )
A.木炭 | B.铁丝 | C.红磷 | D.蜡烛 |
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措施,禁止含磷洗衣粉在市场上出售。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
A.防止大气污染 |
B.减少重金属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
C.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
D.以上都是这项政策的目的 |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 B.溶剂质量减少 | C.溶液质量不变 |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 |
B.稀有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光 |
D.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 | B.生理盐水 | C.消毒酒精 | D.碘酒 |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
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 B.用点燃的木条 | C.用澄清的石灰水 | D.用紫色的石蕊试液 |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该是( )
物质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凝固点(℃) |
0 |
-37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水温度计
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我,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
C.高原地区氧气体积分数等于21%,但空气稀薄 |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
在t℃时,某物质A的溶液,如果恒温蒸发10克水,析出2克无水晶体;如果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5克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 |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 |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
D.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②④ | C.只有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人体排出、散发水分的途径主要有 、呼吸、排汗三种,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人每天必须至少补充 升的水分。
炒菜时油锅着火,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其目的是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中的 ;草原着火时,在火场周围把草割成防火道的目的是 。
科学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历史事件。如: (填人名)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
(2)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某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 、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在一定距离吹气时手背是 的,哈气时手背是 的.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 加快,且需 (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并且 (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g;
(2)称量及量取:氯化钠应放于托盘天平的______盘(填“左”或“右”);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用________(填玻璃仪器名称)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
在探究氧气性质如图: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硫粉在氧气的燃烧、
(1)这两个实验中在集气瓶的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作用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这两个瓶中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发光的节能灯、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属于热光源的是 。
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A、B两烧杯中均盛有100克水,分别加人不同质量的木糖醇,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此时, 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30℃时溶解度是 ,在此温度下将40克木糖醇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如图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甲管生成气体是 ,乙管生成气体是 ,a为电源的 极,b为电源的 极。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 ;理由是:
结合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用 滴加;
(2)操作D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3)如图实验操作中,B步骤操作存在错误,该错误会导致 。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温度/℃ |
98 |
91 |
85 |
82 |
79 |
79 |
79 |
79 |
75 |
71 |
67 |
64 |
61 |
(1)该物质 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 。
(2)在8min—14min时温度没有改变,是一个 过程(选填“吸热”或者“放热”)。
课堂上周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导致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_。
如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孔的形状 |
□ |
〇 |
△ |
|||||||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
1 |
5 |
10 |
1 |
5 |
10 |
1 |
5 |
10 |
|
地 面 光 斑 形 状 |
小孔距地10cm时 |
□ |
□ |
□ |
〇 |
〇 |
〇 |
△ |
△ |
△ |
小孔距地20cm时 |
〇 |
□ |
□ |
〇 |
〇 |
〇 |
〇 |
△ |
△ |
|
小孔距地40cm时 |
〇 |
□ |
□ |
〇 |
〇 |
〇 |
〇 |
△ |
△ |
|
小孔距地80cm时 |
〇 |
〇 |
□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 |
|
小孔距地120cm时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
小孔距地200cm时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〇 |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__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太阳的像.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__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