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自驾车代替骑自行车出行 | B.环保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
C.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 D.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HCO3 | B.NaOH | C.HNO3 | D.Cu |
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玻璃制品 | B.石英钟表 | C.计算机芯片 | D.光导纤维 |
对于一个反应可以从多角度认识。下列有关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放热反应 |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C.属于复分解反应 | D.属于离子反应 |
试剂瓶上贴有标志的物质是
A.浓硫酸 | B.NaCl溶液 | C.NH4Cl溶液 | D.Na2SO4溶液 |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 | B.铝片插入Hg(NO3)2溶液 |
C.NaNO3溶液与KCl溶液 | D.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
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Cl3→FeCl2 | B.CO2→CO32- | C.C→CO2 | D.HCl→MgCl2 |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分离水和酒精 |
分液 |
B |
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
过滤 |
C |
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 |
蒸馏 |
D |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 |
加热 |
下列关于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
B.Na原子失去1个电子,Al原子能失去3个电子,说明Na的还原性比Al弱 |
C.Na与氧气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不同的产物 |
D.Na在空气中会发生变化,要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溶于水,溶液显酸性:SO3 + H2O = H2SO3 |
B.用稀硫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Fe2O3 + 6H+= 2Fe3+ + 3H2O |
C.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变质:Ca(ClO)2 + CO2 + H2O=CaCO3↓+ 2HClO |
D.用盐酸除铜锈[Cu2(OH)2CO3]:Cu2(OH)2CO3 + 4H+= 2Cu2+ + 3H2O + CO2↑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时,在烧瓶中加几粒沸石 |
B.加液时,胶头滴管悬置在试管正上方 |
C.萃取时,分液漏斗正立振荡后,直接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精制粗盐(杂质是MgCl2、CaCl2和Na2SO4),选用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作为除杂试剂,最后用盐酸调节溶液pH,得到精制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次向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Na2CO3、BaCl2 |
B.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 |
C.除去Ca2+的主要反应是:Ca2+ + 2OH‑=Ca(OH)2↓ |
D.调节pH后,采用蒸发浓缩结晶的方法获得精制NaCl |
下列变化过程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产生 |
B.Fe(OH)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变成红褐色 |
C.打磨过的铝箔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D. Na2O2加入水中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 Cl2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1NA |
B.3.4 g NH3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 |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D.100 mL 0.1 mol/L的Na2SO4溶液中,Na+数为0.01 N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接近称量质量时,轻振手腕,加够药品 |
B.溶解时,用量筒控制所加蒸馏水的量 |
C.移液时,玻璃棒插在刻度线以上,防止液体洒出 |
D.接近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Al→Al2O3→Al(OH)3→AlCl3 | B.Fe→FeCl3→Fe(OH)3→Fe2O3 |
C.Mg→MgCl2→Mg(OH)2→MgSO4 | D.Na→NaOH→Na2CO3→NaCl |
在试管①中加入1 g Na2CO3,试管②中加入1 g NaHCO3 。下列对①、②中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分别滴入几滴水,触摸试管底部 |
①变热 ②变凉 |
|
B |
分别加10 mL水,振荡 |
①、②均完全溶解 |
|
C |
分别加10 mL水,滴入酚酞 |
①变红 ②变浅红 |
|
D |
分别用铂丝蘸取少量,进行焰色反应 |
①、②火焰均为黄色 |
将一小段铝片放入盛有 2 mol/L的NaOH溶液中。ⅰ.开始时,没有明显现象;ⅱ.过一会儿,有大量气泡产生;ⅲ.把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有爆鸣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象ⅰ、ⅱ说明NaOH溶液能溶解Al2O3 |
B.现象ⅱ、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2Al + 2OH- + 2H2O=2AlO2- + 3H2↑ |
C.现象ⅰ、ⅱ,可推测家用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盛放碱性食物 |
D.上述实验说明活泼金属都具有类似的性质 |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有关实验
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一段时间,①中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生成 |
B.②中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
C.③中用石蕊溶液检验SO2溶液的酸碱性 |
D.向①中直接加水,观察颜色,确认CuSO4生成 |
纯二氧化硅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
B.步骤II的反应是Na2SiO3 + H2SO4 = H2SiO3(胶体) + Na2SO4 |
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来代替 |
D.步骤 Ⅲ若在实验室完成,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 |
用铜屑制取硫酸铜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将铜屑放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其反应原理为2Cu+O2+2H2SO4="=" 2CuSO4+2H2O。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制备时用2 mol Cu与足量的O2和H2SO4反应,可制得_________mol CuSO4 。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实验。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中盛放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请在方框中画出收集一烧瓶氨气的装置。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选用_________试纸,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用右图装置做喷泉实验。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经检测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
离子 |
Fe3+ |
Cu2+ |
SO42- |
Na+ |
H+ |
浓度/(mol/L) |
2×10-3 |
1×10-3 |
1×10-2 |
2×10-3 |
|
(1)c(H+)= mol/L。
(2)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们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铜和绿矾(FeSO4·7H2O)。
① 工业废水中加入铁粉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 Cu2+ ="=" Fe2+ + Cu、 、 。
② 试剂B是 。
③ 操作③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最后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在低温下干燥。
④ 通过检验溶液D中Fe3+来判断废水中Fe3+是否除尽,实验方法是 。
⑤ 获得的FeSO4·7H2O需密闭保存,原因是 。
⑥ 上述1000 L废水经处理,可获得 FeSO4·7H2O的物质的量是 mol。
S元素在自然界的转化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1)汽车尾气与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 图中A的化学式是 。
② 硫酸型酸雨对大理石石像腐蚀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可用微生物脱硫技术脱去,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ⅰ.2FeS2+7O2+2H2O 4H++2Fe2++____________;
ⅱ.4Fe2++O2+4H+ 4Fe3++______________;
ⅲ.FeS2+2Fe3+ 3Fe2++2S;
ⅳ.2S+3O2+2H2O 4H++2SO42-。
已知:FeS2中的铁元素为+2价。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将上述ⅰ、ⅱ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 在线桥上标出反应ⅲ中电子转移的数目:FeS2+2Fe3+
③ 观察上述反应,FeS2中的S元素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__从煤炭中分离出来。
(3)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燃煤过程中生成的SO2会与NaCl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Cl2。你认为反应物除SO2、NaCl外还有 ,判断的理由是 。
(4)另一种烟气脱硫技术是石灰法,即在煤燃烧时加入生石灰(CaO)即可除去SO2,最后生成CaSO4,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在10 kg 含硫 1.6% 的煤中理论上加入 kg生石灰合适。
氯元素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某同学探究Cl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把Cl2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氯水进行如下表实验: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Ⅰ |
把氯水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Ⅱ |
向氯水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不断振荡 |
ⅰ.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
① 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 。
② 实验Ⅱ:a.ⅰ现象的白色沉淀是 。
b.综合ⅰ、ⅱ现象,该同学推测实验Ⅱ发生的反应为:
Cl2 + AgNO3 + =HNO3 +AgCl↓+ (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 为探究实验Ⅰ中试纸褪色的原因及Ⅱ中另一种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c.将少量稀硝酸点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未褪色;
d.……
上述实验d的方案是 。
(3)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粉。
① 你认为“使用起来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的原因是 。
② 科研人员以氯气、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向装置A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关闭弹簧夹;
Ⅲ.滴加浓硝酸;
……
(1)步骤Ⅲ中滴加浓硝酸的具体操作是 。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中溶液慢慢变成蓝色,能解释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证明B中有NO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5)步骤Ⅱ向装置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目的是 。
(6)上述实验结束后,观察到A装置中的溶液呈绿色,B装置中的溶液呈蓝色。在分析溶液为绿色的原因时,甲同学用加水稀释的方法,乙同学认为不合理,因在稀释时,也会引起Cu2+浓度变化。请设计实验证明绿色是由溶有NO2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