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
B.③只有2层磷脂分子组成
C.脱氧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
D.⑤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动物与植物在化学组成上十分相近。目前已知的109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已发现60多种,这些元素中,以C、H、O、N含量最多,占总量95%以上,其中C的含量占干重的55.99%。矿质元素的含量较少,约占5%。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并非都游离存在,绝大部分构成复杂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细胞中均起重要作用
D.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E组可分离出R型肺炎双球菌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材料是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只含有DNA和蛋白质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咐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获得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
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含有31P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完全分离
B.标记噬菌体时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C.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1P
D.细菌利用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菌拟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C.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的是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数量有可能不同
C.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D.整个DNA分子中G—C之间的氢键数量比A—T之间的多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DNA分子中,碱基A和T通过两个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G和C通过三个氢键形成碱基对。有一个DNA分子含1000个脱氧核苷酸,共有1200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150个
B.200个
C.300个
D.无法确定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DNA双链均含15N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1.3小时
B.1.6小时
C.2.0小时
D.4.0小时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也需要消耗ATP
B.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率
C.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D.由图可知该过程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是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中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嘌呤总数大于嘧啶总数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物质M的催化作用下打开氢键,引物与单链结合,物质L将游离的物质P一个个连到引物的一端,当子链即将完成复制前,引物将被切去,形成的缺口会被L通过一系列反应来补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M、L和P分别指解旋酶、D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
B.DNA复制过程中游离的物质P需要特定搬运工具才能到达特定位置
C.物质P共有5种
D.DNA复制n次,子代DNA中不含母链的比例是1-2 1-n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体某一条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S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S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基因S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基因S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无关联
D.基因S片段中的4种碱基对随机排列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既存在突变基因又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血友病、果蝇中的白眼性状
B.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猫叫综合征
D.21-三体综合征、色盲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了两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3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5个碱基对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缺失,该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B.图②表示倒位,该变异一定不会影响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C.图③表示重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交叉互换类型的基因重组
D.图④表示易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A.细菌的增殖过程
B.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C.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D.受精卵的卵裂过程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不同的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
C.F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
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无子西瓜培育的过程简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也可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与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B.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
C.培育得到的无子西瓜与二倍体有子西瓜相比个大含糖量高
D.要得到无子西瓜,需每年制种,很麻烦,所以可用无性繁殖进行快速繁殖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表达实现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从而保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可遗传变异,故它们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突变只可以由环境因素诱发,不可以自发产生
D.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核酸(DNA、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依据碱基或五碳糖的种类确定核酸的种类
B.遗传物质是DNA的生物体内一定同时含有RNA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呈现蓝绿色的结构中两种核酸都有
D.嘌呤与嘧啶的数目比值一般与RNA特异性有关,与DNA特异性无关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最可能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红绿色盲
⑤人类的猫叫综合征
⑥人类的囊性纤维病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
③21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遗传病
④软骨发育不全是细胞中一个基因缺陷就可患病
⑤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
⑥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B.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方法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通过遗传咨询可推算出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系中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的Ⅰ区段
B.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Ⅱ区段
C.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概率较小
D.该致病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的Ⅲ区段上,因患者都是男性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2不含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5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
D.I1与I2再生一个男孩患这两种病的概率是1/16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核苷酸的一个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片段中化合物2有2种
B.该片段中化合物3最多有4种
C.该片段只能在细胞核中产生
D.解旋酶可将2、3之间的化学键断开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有_______种碱基,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的方向_____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
(2)DNA分子的_______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与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
(3)乙图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_______等条件,保证DNA分子复制精确无误的关键是_______。
(4)若图乙的该DNA分子含有48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的速度为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复制约需要30s,而实际只需约16s,根据图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由于诱变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糖原贮积症为遗传因素(基因)所引起的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大量沉积,主要累及肝、心、肾及肌组织,有低血糖、酮尿及发育迟缓等表现。经检测发现Ⅰ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体内葡萄糖-6-磷酸大量积累,糖原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

(1)Ⅰ型糖原贮积症是由缺乏_______造成的,题中体现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__。
(2)经检测发现Ⅰ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血液中酮体(脂肪氧化分解的产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3)图2为某家族有关Ⅰ型糖原贮积症患病情况的遗传系谱图,其中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以下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

①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6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②若8号不患色盲,9号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则8号和9号婚配后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
③若人群中Ⅰ型糖原贮积症的发病率为1/10000,则10号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婚配,后代患Ⅰ型糖原贮积症的概率为_______,若要确认后代是否患病可以对后代进行_______。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
(1)如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缬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_______。

(2)图乙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_______(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说,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调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B.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
C.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高度近视、哮喘病等
D.通常要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
(2)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其中Ⅲ-3的父亲不含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①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
②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Ⅲ-2与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的细胞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患这种遗传病,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③如果Ⅳ-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Ⅲ-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
④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_____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来源: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