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漫步在2500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之中,处处都能体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韵味。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建设,苏州水污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 |
B.随意在沿河修建码头或建房,侵占河面 |
C.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 |
D.工厂或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 |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 D.石灰浆用于建筑行业 |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用普通水制蒸馏水 | B.双氧水制氧气 |
C.用二氧化碳气制干冰 | D.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
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 | B.苏州东山开采出的石灰石 |
C.冰水混合物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 |
B.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 |
C.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
D.点燃不纯氢气发生爆炸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①过氧化氢 ②空气 ③高锰酸钾 ④二氧化碳 ⑤液氧
A.②④⑤ | B.②⑤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
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
B.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
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 |
苏州博物馆启用了“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A.能够用CO2灭火利用了它没有可燃性也没有助燃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 |
D.CO2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是因为CO2有毒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B.金属器皿的锈蚀 |
C.蜡烛燃烧 | D.食物的腐烂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能达到目的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由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
物质发生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本身大小发生变化 |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
C.变成了新微粒 | D.微粒间的空隙大小发生改变 |
离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用过滤的方法能将下列各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 | B.食盐和沙子 |
C.食盐和蔗糖 | D.二氧化锰和铁粉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会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十分重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
C.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气体 |
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 |
B.实验结束后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 |
C.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
D.等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就要停止加热 |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丝燃烧 | B.电解水 |
C.石蜡燃烧 | D.加热碳酸氢铵 |
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约比为1﹕2 |
B.此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
C.在水中加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
D.电解水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物 质 |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
A |
食盐水与蒸馏水 |
过 滤 |
B |
碳酸氢铵与铜绿 |
观察颜色 |
C |
硬水与软水 |
肥 皂 水 |
D |
水与双氧水 |
二氧化锰粉末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 CuO粉末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比较纯净的氧气 ④用10mL量筒量和胶头滴管取8.2mL水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 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 ③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
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小于氯化氢气体的密度)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
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气体 性质 |
氢气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密度(g·L-1) |
0.08987 |
1.975 |
2.716 |
溶解程度 |
极难溶于水 |
能溶于水 |
易溶于水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
C.试管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底部 |
D.烧杯内液面的高度必须超过试管内液面的高度 |
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下图)。将试管浸入烧杯中的液体或把试管从中取出,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
B.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C.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D.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A试管B坩埚钳C石棉网D集气瓶E广口瓶F胶头滴管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加热铜绿: ,加热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此反应中的氧气最好用 法收集。
(4)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上会形成一层白膜:________________,该白膜最方便的除去方法是先加入__________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5)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下列A ~ 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医院可用A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
(4)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红磷足量
(5)E实验中发生的反应表达式为 ,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6)F实验中,先将盐酸滴入集气瓶,再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集气瓶,则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表达式 。在实验过程
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家庭净水器中常用 (填一物质名称)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提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 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 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mL |
15mL |
9mL |
_____________ |
(2)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___________。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___________(填一种药品的名称)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①小志同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图3中的________装置,该图中的一处错误为____________,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②小丽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 ,实验结束时,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②: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有氧气产生的结论,从而证明猜想②正确。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