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部分学校七年级12月联考科学试卷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群 | B.液泡 | C.细胞 | D.细胞核 |
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区地形 | B.大量松散碎屑物 | 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 D.人类活动频繁 |
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运动 |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C.热水可以放出热量,冷水不能放出热量 |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
如图甲所示,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以小圆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则能大致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状况的是图乙中的( )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相平后读数 |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相平 |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
D.首先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
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胎生 | B.体外受精、卵生 |
C.体外受精、胎生 | D.体内受精、胎生 |
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④① |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目镜(5×)和物镜(10×)的镜头组合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长条形微生物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右图)。有A、B、C.D四位同学根据实验事实,针对被放大对象及倍数、装片上真实微生物的游动方向等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长度放大50倍、逆时针 B.面积放大50倍、逆时针
C.长度放大50倍、顺时针 D.面积放大50倍、顺时针
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
海带是一种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碘,海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碘,但远不及海带中含量高,海带能不断吸收海水中的碘,这主要与哪种结构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有关( )
A.细胞膜 | B.细胞壁 | C.细胞质 | D.细胞核 |
温岭石塘有“东方巴黎圣母院”的美称,那里独具特色的石头房子据说大多用石灰石造成的。就岩石类型而言,石灰石(岩)属于( )
A.变质岩 | B.沉积岩 | C.岩浆岩 | D.喷出岩 |
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黄沙漫天 | B.花香四溢 | C.尘土飞扬 | D.大雪纷飞 |
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0.2分米3的水在约有( )
A.一滴水 | B.一汤匙水 | C.一茶杯水 | D.一桶水 |
下列对初中学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身高约160毫米 | B.质量约500千克 |
C.正常体温约38℃ | D.平静每分钟呼吸约15次 |
实心物体甲、乙分别由两种不同物质组成,已知V甲:V乙="2:1," m甲=m乙, 则其密度之比为( )
A.2:1 | B.1:2 | C.1:4 | D.4:1 |
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
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
D.可看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式正确的是( )
A.16克=16克千克=0.016千克 |
B.16克=16克=0.016千克 |
C.16克=16千克=0.016千克 |
D.16克=16=0.016千克 |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就开始测量 |
B.读游码时以其右端的刻度为准 |
C.使用已严重磨损的砝码 |
D.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
为下列科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1)测量一本《科学》教科书的厚度:
(2)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3)测量一杯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是 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 ;当水结冰时,它的质量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为三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银、水、酒精,那么装有水的容器是 。
小何在体育达标测试1000米时,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则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系统,快到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填真皮或表皮),而其中又含有 组织,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气温为20 ,青青妈妈让青青去给金华的
姑妈送一瓶体积为5.5 质量为5 的 “鲁花”花生油,从兰溪到
金华大约30 的路程。(填上适当的单位)
家乡潘桥的瓯柑今年大丰收,酸甜又略带苦味,其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_______。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我们的家乡位于___ ___板块
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3-4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 ____;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___ ___(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4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 _℃。
一根钢管,如图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下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问题。
(1)观察显微镜时,在视野中出现污点,判断污点是否在装片上的方法是
A.转动反光镜 B.移动装片 C.转动目镜 D.转动物镜
(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某一细胞,则从甲图变到乙图的操作顺序是_ (把正确的操作序号进行排序)
①将玻片向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从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来看,它应该是__
A.洋葱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共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在这里广泛分布。鸟类有265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其中鸻目鸟类7科20属48种。请分析回答:
(1)野大豆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特点,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2)东方白鹳被列为濒危物种,全球不足3 000只,我市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之称。与野大豆相比,东方白鹳在结构层次上的特点是有 。
(3)上述资料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2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_ _的大豆幼苗2株,置于同样的培训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 _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指出上述实验的不足并说明理由___ _____。
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中所列的 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
金属丝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10 |
0.5 |
B |
铜 |
10 |
1 |
C |
铜 |
10 |
1.5 |
D |
铜 |
20 |
0.5 |
E |
铜 |
20 |
1.5 |
F |
铜 |
30 |
0.5 |
G |
铁 |
30 |
0.5 |
H |
铝 |
30 |
0.5 |
(1)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
(2)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
(3)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F、G、H猜想三:可验证猜想三是
小敏在一块潮湿的泥土里,插入一支钢尺,轻轻敲击露在土外的一端,发现土中很多蚯蚓爬出了土。
(1)请猜想,蚯蚓爬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敏接着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自同一地区的泥土,平均分为两份,分别装入甲、乙玻璃槽,其中甲份保持干燥,乙份保持湿润,并在两个玻璃槽内放入等量的腐烂的蔬菜叶等腐殖质;
Ⅱ.取20条大小及健康程度类似的蚯蚓,平分为两组,分别放入甲玻璃槽和乙玻璃槽中;
Ⅲ.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小敏的实验,分析回答:
①此实验中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②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敏设计的另一个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探究的问题是__ __(选填序号)
A.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