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00000µm可能是                             (   )
A一个人的高度                     B.一本书的长度
C.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D.一座山的高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
B.一张纸的厚度约是0.1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
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2.5um="2.5" um×10-6m B.2.5um="2.5" ×10-5dm
C.2.5 um=2.5×10-6cm D.2.5 um=" 2.5" ×10-9m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    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

A.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     )

A.100 km/h B.98 km/h C.96 km/h D.没有观察到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1)课本的宽度为18.18
(2)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
(3)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B和C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该运动形式是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到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做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宽度是          cm。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是多少h?
(2)轿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千米每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滨州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