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      )
A.C、H、O、N、P是ATP、质粒、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B.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
C.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源于水的光解,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源于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B.光合作用的[H]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产生,有氧呼吸的[H]在线粒体中产生
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不同,前者是NADPH,后者主要是NADH
D.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与氧气结合成水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
B.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时,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C.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实验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D.利用标记的H2O研究光反应过程中的H2O光解和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CO2全都来自有氧呼吸
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博拉(Ebola)是一个病毒家族,2014年流行于西非的那种埃博拉病毒(如图)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烈性传染病,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90%。10月20日,美国相关机构发出了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最新消息,该病毒疑似已经变异,且传染性更高。这也是继SARS后,最强的一种传染性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对侵入的埃博拉病毒无免疫能力
B.埃博拉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噬菌体比较,二者的遗传物质完全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有2种不同
C.埃博拉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是比细胞还微小的生命结构层次
D.埃博拉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场所、能量等通过分裂产生子代病毒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二倍体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量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结束会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增加一倍
B.细胞内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且不应存在同源染色体
C.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如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细胞内应存在四分体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A点时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DNA的双链,然后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连续两个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CD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GH段细胞中可能有两条Y染色体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IJ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杂合子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细胞
B.图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够传递给后代
C.图甲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基因重组,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D.图甲和图乙的细胞具有姐妹染色单体,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来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有利于进化
D.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1 B.1/2
C.1/3 D.2/3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B.乙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基因模板链不同
C.乙中的酶为RNA聚合酶,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a到b
D.在丙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各个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B.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C.一条染色体与另一条染色体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过程②中逐代自交,那么自交代数越多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
B.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
C.育种过程②⑤⑥中需要进行筛选,筛选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基因的频率
D.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和甲、乙品种基因型不同,但是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人胰岛B细胞示意图,图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与图乙所示细胞相比,没有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
(2)如果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甲中的①,需使用             染液染色观察.
(3)图甲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结构⑤的功能是与                                               有关.
(4)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         ,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              (填标号).
(5)图乙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由         (填标号)共同组成的               (填名称)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表示某植物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到丙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        ,对应图2中的            (用a、b、c、d中的一个点回答)点。
(2)若该植物长时间的光照强度为b,则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        (是或否)。
(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分别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                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          溶液,所得数值为                                    
(4)该植物细胞吸收180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                          成分;从生态系统              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
(2)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000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     (>,=,<)10%。
(3)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碳        (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
(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相距较远的池塘中都有青蛙,如果让你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路:                                                                       
预测实验结果: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____________两种工具酶。由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复制原点等。
(3)过程④要检测A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要检测A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翻译出蛋白质,需用________________法。
(4)与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并能大量制备。
(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技术。
(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其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筛选时所用的培养基是特定的_____     ___培养基。

来源:2016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