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梧州卷)历史
19世纪中期,法国的一名外交官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抢掠”发生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
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
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 |
D.统一战线的道路 |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 | B.国共合作的道路 |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统一战线的道路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 D.北平和平解放 |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五芳同学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总结,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 )
A.著名人物 | B.出现时间 |
C.文明代表 | D.文明类型 |
有学者认为:“实际上,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
A.宣扬了罗马教皇的声威 |
B.此前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远航 |
C.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D.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
评价和比较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们的历史活动都(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 B.打击了封建势力 |
C.推进了民主政治 | D.实现了国家统一 |
在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将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进行归类。下列属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俄国废除农奴制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它使1921年春天苏俄政权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该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
A.实施的背景 | B.实施的内容 |
C.实施的过程 | D.实施的作用 |
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的美国,另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该“国家”是( )
A.中国 | B.法国 |
C.日本 | D.英国 |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巴以冲突持续、美国入侵伊拉克、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崛起……。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 B.大国干涉 |
C.宗教冲突 | D.领土争端 |
当今互联网技术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B.网络语言形象风趣,别具特色 |
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
D.我们应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粮票(见下图),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材料三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统计表
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至1952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而导致1952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又是什么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在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什么?谈谈这种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只有尊重历史,才会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摘自《环球网》
材料二 “……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三 虽然在二战中,德日两国同为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但在战后反省侵略、与受害国和解方面,两国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德国勇于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切割,得以获得受害国的宽容,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给日本作出的最好榜样。……战后70年,日本与地区邻国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致使东亚地区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其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历史,不愿彻底清算过去的侵略和殖民罪行。
——摘编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新闻
阅后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对比德日两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
国外有史学家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以下四个年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发生在1789—1848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两次伟大革命,不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胜利。
材料二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这是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年代,具体地说在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的进展使得财富和工业生产能力日渐成为国际争霸力量中的决定因素,于是出现了两个非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统一在北方的领导下)和日本(随着天皇的复位而有条不紊地着手于“现代化”)。
材料三 【帝国的年代:1875—1914】这个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垄断主义大集团,富有革命性的电气工业和蒸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材料四 【极端的年代:1914—1991】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紧接着50—70年代初期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的黄金年代,而20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分散解体、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阅后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次伟大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2)指出材料二这个年代里“国际争霸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美国和日本能够成为“非欧洲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国”分别得益于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这个年代”是指资本主义过渡到哪个历史阶段?而“电气工业和蒸汽”的竞争与哪一事件有关?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战争?指出1991年“分散解体”是哪一历史事件?
(5)请你参照作者分年代的方式,及恰当的语句描绘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