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三下册第十章酸和碱专项训练1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 | B.镁条 | C.氯化钾溶液 | D.氯化铜溶液 |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盐酸 |
CuSO4溶液 |
NaCl溶液 |
水 |
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
PH |
<7 |
<7 |
=7 |
=7 |
>7 |
>7
|
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
玫瑰 |
粉红色 |
粉红色 |
绿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雏菊 |
无色 |
无色 |
黄色 |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
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下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Na2CO3 |
H2SO4 |
Ba(OH)2 |
石蕊 |
B |
Na2CO3 |
HCl |
Ca(OH)2 |
CuSO4 |
C |
Na2SO4 |
HCl |
Ba(OH)2 |
石蕊 |
D |
HCl |
Na2CO3 |
Ca(OH)2 |
酚酞 |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KOH、NaCl | B.K2SO4、BaCl2、 HCl |
C.CuSO4、HCl、KCl | D.Na2CO3、KCI、Na2SO4 |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
x |
y |
A |
NaOH溶液 |
稀HCl(过量) |
B |
稀H2SO4 |
BaCl2溶液(少量) |
C |
Ca(OH)2 |
CO2(适量) |
D |
Ca(OH)2 |
Na2CO3 |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
使用的试剂 |
判断的方法 |
A |
铁粉 |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B |
pH试纸 |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C |
硝酸银溶液 |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D |
紫色石蕊试剂 |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酸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里含有酸根离子和___ __,碱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里含有金属离子和___ __,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里含有 和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l)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嗽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小明用徽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
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徽观粒子有
(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 B.HCl | C.CuSO4 | D.NaCl |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克
(2)据图分析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则当观察到得实验现象为 时,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
(6分)有A、B、C、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A、B、C在一定下可以发生转化,在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D与A、B、C均能发生反应,D与C发生中和反应,D与A反应有CO2气体产生,D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⑵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D与A反应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小强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酚酞指示剂变色,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试验探究,小强得到的结论应是: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得出的结论是H2O 使酚酞变色,
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离子 。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5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甲 |
乙 |
丙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
35.0 |
40.0 |
45.0 |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
2.5 |
2.9 |
2.9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 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世博园内“阳光谷”(如图)顶棚膜是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超过100年。这说明聚四氟乙烯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稳定。
(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展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3)世博中使用了部分新能源汽车,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
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右图),)其生产流程为:
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
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超滤膜可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被截留。这种除去大分子污染物的原理与实验中的 原理相似。
(5)建造中国馆的核心筒就是用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其中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请写出炼铁
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Fe2O3)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钢铁的锈蚀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
铁的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防止锈蚀常采用 等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按下图配方可配制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小苏打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
(2)汽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3)打开瓶盖产生气体,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有关,
(4)配制汽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HCO3+H3R==Na3R+ 3H2O+3X↑ ,则X的化学式是 ,
(5)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关于化学反应2X+Y==2Z,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
在实验操作考核中,小理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取、检验和性质”的实验。小刚同学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和性质”的实验。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碳酸钠粉末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代号⑨的仪器名称 ;
(2)小理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其中发生装置所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3)要制取二氧化碳,小刚同学应从以上药品中选择 和 反应。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如右图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
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写出
一种用途)。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 B.用铁矿石炼铁
C.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 D.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 ③无味 ④易燃 ⑤沸点245℃ ⑥熔点-6.5℃ ⑦无腐蚀性 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②③⑤⑥ | B.①③⑥⑦ | C.③④⑦⑧ | D.②④⑥⑧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
B.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 |
C.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1/3~1/2之间 |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 D.氯化钾、液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
B.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 |
C.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体积分数) |
D.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 中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高锰酸钾 ;(2)二氧化碳 ;
(3)氮气 ; (4)双氧水 。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北京 |
92 |
TSP |
Ⅱ |
济南 |
76 |
TSP |
Ⅱ |
天津 |
82 |
TSP |
Ⅱ |
武汉 |
83 |
NOx |
Ⅱ |
哈尔滨 |
96 |
TSP |
Ⅱ |
重庆 |
98 |
SOx |
Ⅱ |
上海 |
74 |
NOx |
Ⅱ |
贵阳 |
69 |
TSP |
Ⅱ |
注:TSP——空气中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 ④开发新能源
(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
①开发氢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具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 (填序号 ),理由是 。
⑵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 (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 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
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
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举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护空气,某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变为氮气,从而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物理变化 | B.均为化学变化 |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
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请你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______。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
今年世界地球日,我国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 B.大量使用塑料袋 | C.回收废旧电池 | D.节约用水 |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B |
原子都比分子小 |
分子由原子构成 |
C |
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 |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 |
D |
氧气(O2)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同 |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 B.铜制塑像 | C.大理石栏杆 | D.铝合金门窗 |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A B C
图1 图2
方案一:
(1)图1中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方案二:
(2)将空气通过图1中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
(3)此法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4)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的不同。
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①的名称为: 。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稀盐酸→G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 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的猜想正确。 |
② |
的猜想正确。 |
|
③ |
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 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
固体 |
溶液 |
y轴含义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水的质量 |
B |
铁粉和铜粉 |
硫酸铜溶液 |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
C |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
稀盐酸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
稀盐酸 |
二氧化碳的体积 |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⑤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⑴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⑶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物质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液体 |
|
|
|
|
固体 |
|
|
|
|
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 |
B |
C |
D |
体液 |
唾液 |
血液 |
胆汁 |
胃液 |
pH范围 |
6.6 -7.1 |
7. 35 -7.45 |
6.8 -7.4 |
0.8 -1.5 |
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_____。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请计算实验二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化学方程式:Na2CO3+ CaC12=CaCO3↓+2NaCl)
结论:16.0 g干燥的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g。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部分工艺流程简图。
(1)试剂I和操作Y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与氧化铁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铁粉(含少量氧化铁)中加入硫酸,除铁、氧化铁与硫酸发生反应外,一定还发生其它反应。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利用CO将该物质中铁还原出来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长颈漏斗中应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小芳同学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4)小芳将收集满硫化氢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盒中有5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5种溶液是:Na2CO3、CuSO4、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 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4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3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提出假设】同学们从4种无色溶液中取出3种,贴上A、B、C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Ca(OH)2和NaOH。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
A |
B |
C |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有气泡产生 |
实验结论:C是 溶液。
第二步 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
①A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写出化学式),则A是 溶液。
②写出C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三步 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 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最后一种溶液是 溶液。
【实验反思】老师提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A、B两溶液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C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A 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B溶液 |
|
|
|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安全的是( )
A.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内 |
C.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 |
D.为了节约火柴,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O3、CaCl2的混合物 |
B.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
C.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 |
D.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
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
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
、
。在
处取得水样经检测
,且只含有少量
。则
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 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OH)2→NaOH ⑤C→Cu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OH溶液 |
(K2CO3) |
Ca(OH)2溶液、过滤 |
B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uO |
(Cu) |
稀硫酸溶液、过滤 |
D |
KNO3 |
(NaCl) |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
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 A和B的溶液混和无明显现象;
② B和C的溶液混和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③ A和C的溶液混和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把D通入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硝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
(1)写出B、D、F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
否定例证 |
|
①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
②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过长的氢氧化钠,其中一部分已转化成为了碳酸钠。现
需用该药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取50克该药品,溶于200mL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然后慢慢地滴加7.4%的澄清石灰水,当用去100克澄清石灰水时,碳酸钠恰好反应完全。
计算:(1)50克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发生改变,其中与空气中氧气和水都有关的是
A.铁 | B.氢氧化钠 | C.氧化钙 | D.浓盐酸 |
下列实验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35.85g食盐 |
B.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4.5 |
C.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56mL蒸馏水 |
D.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为25.6℃ |
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是紫红色固体,D是混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1) 写出D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A、H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_____。
(3)G—→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盐酸 |
CuSO4溶液 |
NaCl溶液 |
水 |
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
PH |
<7 |
<7 |
=7 |
=7 |
>7 |
>7
|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
A.NaOH 、CuSO4、H2SO4 | B.NaCl、Na2SO4、NaHSO4 |
C.NaCl、Ba(NO3)2、HCl | D.NH4NO3、NaOH、NaSO4 |
“绿化亚运”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_。
(2)酸雨是指pH_____5.6(填“>”、“<”或“=”)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其中,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科技进步,太阳能 光伏发电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三氯甲硅烷(SiHCl3)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2)“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通过蒸馏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不同。
(3)写出从粗硅到SiHCl3(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某些物质可循环使用,这些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Al2O3。若要除去石英砂中少量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G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__________。
(4)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用Cu、O2和H2SO4作原料制得CuSO4,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过程分析 |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
没有褪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
没有褪色 |
猜想2不成立 |
③ |
没有褪色 |
猜想3不成立 |
【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 X+碱→盐+H2O ② 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 | B.CO2 | C.NaOH | D.H2SO4 |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解决问题的是( )
A.NaOH | B.Ca(OH)2 | C.BaCl2 | D.CaO |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待鉴别溶液 |
试剂(均为溶液) |
A |
HNO3和KNO3 |
酚酞 |
B |
HCl和NaCl |
AgNO3 |
C |
AgNO3和Na2SO4 |
BaCl2 |
D |
Ca(OH)2和NaOH |
Na2CO3 |
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40℃时,100g蒸馏水中溶解______g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CuO和Fe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给试管加热必须先预热 |
B.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
.下列除杂试剂使用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C(Fe) |
盐酸 |
B |
CaCl2溶液(HCl ) |
Ba(OH)2溶液 |
C |
CO2(CO) |
碱石灰(CaO和 NaOH 的混合物) |
D |
NaOH 溶液[ Ca(OH)2] |
K2CO3溶液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OH- | B.H+ 、SO42- 、CO32- | C.Ba2+、H+ 、SO42- | D.Cu2+、Na+ 、NO3- |
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A、C溶液都呈____色。 |
B是________ D是________ |
② |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________ |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 (3)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③ |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不能确定猜想______ 一定成立 |
④ |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
猜想____可能成立 |
⑤ |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3)成立 |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气和氮气 |
B.用过滤的方法鉴别蒸馏水和蔗糖水 |
C.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 |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F为黑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C、E三种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④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 和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或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
(1)方案一: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 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请指出右图操作中的错误 。
②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方案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取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振荡后加入镁条 |
若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4)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为此,还需要选择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拓展应用】(5)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
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滴入稀硫酸的体积/m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pH |
13.0 |
12.8 |
12.5 |
12.2 |
7.0 |
2.0 |
1.7 |
1.6 |
溶液颜色 |
蓝色 |
紫色 |
红色 |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 。
② 。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
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 B的化学式为 ,操作a的名称是 。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③ 。
(3)已知:。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
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
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某探究小组同学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
取5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BaSO4固体11.65 g。
请回答:
(1)50 g废水中H2SO4的质量。
(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 g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 (填“偏
低”、“偏高”、“不变”),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