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皇帝制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 B.道教地位上升 |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1923年《台湾民报》创刊,其创刊词说:“我们处在今日的台湾社会,欲望平等,要求生存,实在非赶紧创设民众的言论机关,以助社会教育,并唤醒民生不可了。……所以这回新刊本报,专用平易的汉文,满载民众的知识,宗旨不外欲启发我岛文化,振起同胞的元气,以谋台湾的幸福。”这说明当时台湾深受以下哪一事件影响(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
A.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C.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D.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
下示材料为某次国际会议后发布的公报(部分),据此推断此次会议为( )
A.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巴黎和会 | D.雅尔塔会议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人数达3200多人。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其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议 |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
C.认清了与世界的差距,推动了改革开放 |
D.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设立 |
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新航路开辟 |
在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国面临分裂危机前夕,白金汉宫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虽然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但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英国女王不关心国家事务 |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 |
C.即使苏格兰独立,女王仍是苏格兰元首 |
D.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 |
下图为近代上海某报的一篇新闻稿的主副标题(有破损),该新闻稿最有可能报道的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 B.俄国十月革命 |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 D.法国大革命 |
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 B.马歇尔计划 |
C.华约组织 | D.朝鲜战争 |
小说《无法命名者》是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的:“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该小说的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浪漫主义 | D.现代主义 |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注重从历史的微观剖面来观察历史,从而研究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词汇里多了一个新词:“资本主义”。这段历史是一出进步的戏剧。……“进步的戏剧”是个隐喻说法,但是对下列两种人来说这也是毫不夸张的现实。……另一种是资本主义世界以外的各国人民……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解并掌握西方的进步。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然而,就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初期,世界历史的一个纪元告终,新的一幕开始,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1587年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8分)
(2)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这个词汇在世界盛行的政治、经济原因。试指出材料二中中国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史实。
(3)材料三中世界历史的一个纪元告终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一幕”的历史发展趋势。
盐既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盐的生产和销售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贵族……立法禁止煮私盐贩私盐,同时更以“值盐”为实物工资开军饷,来组织雇佣职业化的军队,指望能把军队的利益,紧紧地与效命执行“食盐生产与贸易垄断法”捆绑在一起。
——凤凰网《盐与古罗马文明的兴衰》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以纺织为中心的工业显著发展。漂白、印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碱,1823年在利物浦开始建立大工厂,这就促进了原料盐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了世界第一流的产盐国。
——陈逸根《不简单的盐》
材料三 民国初年(1913—1920)年盐税收入示意图
注:1913年2月,北洋政府按照“就场征税、自由贸易”的原则整顿盐税制度;
净税收入是指税入总和扣除征税成本;中央收入指北京政府扣除归还外债和地方截留后的直接盐税收入。
——刘经华《民国初期各大盐区改革绩效分析》
材料四 中国盐业总公司创立于1950年,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14年10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改革方案的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
——据人民网等有关资料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指出罗马帝国的食盐政策及依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盐国的背景。
(2)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盐税收入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四中盐业改革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盐业改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