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二套
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只有Ag | B.Fe、Zn | C.Fe、Ag | D.Ag、Zn、Fe |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NaCl反应 |
B |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
C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
D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该气体是CH4 |
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是制备陶瓷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Al2Si2O5(O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由5种元素组成 |
B.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C.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4:9 |
D.其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 6% |
某照相馆洗完胶卷底片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镁、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镁,可能含有铁和铜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欲在实验室配置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16 g氯化钠,100 g水 |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
C.量取: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
金属加工后的切削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利用 NH4Cl溶液处理切削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②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NO2由钠、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
C.反应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最终变为零 |
D.利用 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H4NO2、N2和H2O |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
方案1 |
加水溶解 |
加适量稀盐酸 |
加锌粒 |
点燃 |
方案2 |
加稀硫酸 |
用水洗涤 |
加石蕊溶液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为,外形晶莹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俗称可燃冰。我国科技人员已勘探到海洋中储存有大量可燃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
B.可燃冰的开采需要有计划的进行 |
C.可燃冰中含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
D.可燃冰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
D.t1℃时,将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B.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
B.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 |
C.表示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
D.表示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 |
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制取高纯度的,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2C + SiO2Si(不纯)+ 2CO↑
②2Cl2 + Si(不纯) SiCl4
③SiCl4 +2H24HCl + Si(高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 |
B.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
C.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
D.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 |
除去NaOH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
加足量的稀盐酸 |
C. |
区分NaCl溶液和稀盐酸 |
取样,加入足量NaOH溶液 |
D. |
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CO3 | B.KNO3 HCl CaCl2 |
C.H2SO4 FeCl3 NaNO3 | D.NaOH HNO3 NH4NO3 |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 2H2C2O42ClO2↑+ 2CO2↑ + K2C2O4 +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为 。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物质C是一种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BaSO4),纯净的硫酸钡才能作为医用“钡餐”。工业上用重晶石矿制硫酸钡的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炼铁和 等用途;生成的硫化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硫化钡的化学式 。
(2)已知步骤②、③均为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C在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则B的化学式是 。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Cl、Na、Ca中的元素组成。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 。
(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 。
(3)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现象 物质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 |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
液体 |
|
|
固体 |
|
|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片有铸铁材料、铜铝材料等多种。这主要利用了金属的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因此,铸铁暖气片通常在表面刷漆以防铁被腐蚀。
(3)生产、生活中对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在炼铁炉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纳米级铁粉遇氧气无需加热就能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O通常为无色气体。熔点为-163.6℃,沸点为-151.5℃。它的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NO2。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NO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O2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3。NO2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城市大气中的NOx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经测算,天然气、煤和石油燃烧产生NOx的量分别为:6.35 kg/t、8~9 kg/t、9.1~12.3 kg/t。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NOx的浓度相当高。在非采暖期,北京市一半以上的NOx来自机动车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各答1条即可)
(1)分别说明NO的“利与弊”:“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弊”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结合数据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减少NOx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Na2CO3样品的纯度(样品中的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小资料:无水CaCl2可作干燥剂,与CO2不反应。
(1)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中的“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
(3)若反应前,称量整个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为598.6g,其中样品质量为6g; 打开分液漏斗向广口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然后再第二次称量整个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为596.4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2)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4)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①实验现象确定白色固体X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产生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X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5)将白色固体X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①气体a的名称是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2)若遗失标签的是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盐酸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只需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则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