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

A.西欧的殖民掠夺 B.圈地运动的推行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宗教改革的进行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政府“不作为”是当今非常流行的词语,Work Pays America则是出现在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宣传画,它直接反映了政府的“作为”是(    )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口号与下图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社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C.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架设了首条电报线
B.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出现近代报刊
C.北洋政府时期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D.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近代欧美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其实近代中国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像电视剧一样一集一集的不断的上演,请问它们所反映的巨变的主题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文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政治体制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政治结构,但是令人惊叹的是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拥有了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请问完全相同的政治理念指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中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而实行的郡县制和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影响,请问它们共同特点是指(     )

A.两者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两者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两者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两者都推进了民主进程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上一些国家抓住机遇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材料一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篇》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变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以西方先进工业国为榜样,进行经济转型的探索,请从材料二的图中选出这一类型的国家,并结合所学说明选择理由。
材料三    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日本投降后,石景山炼铁厂由原国民党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战争时期,石景山钢铁厂野草丛生,设备陈旧,30年仅产生铁28.6万吨。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景山钢铁厂,该厂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1958年,国家投资2.4亿元人民币对石景山钢铁厂进行扩建和现代化改造,结束了这里有铁无钢的历史。1979年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承包制改革,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从1995年首钢开始实行集团化改革,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2010年首钢钢产量已达到3154万吨。三十年来,首钢累计上缴国家利税6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首钢集团的发展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
——《列宁全集》第41卷
材料三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四    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恩格斯和列宁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
(2)材料三中“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龙的形象变迁。


东晋道教经典《抱朴子》一书称只要服用神丹,就能“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

   使用龙纹也是皇帝尊贵身份的象征,中国从元代开始禁止民间织造有龙纹的布匹,明清时期更是严厉禁止下官和百姓僭用龙纹。
17世纪中国在欧洲各国的最早形象,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瓷器形成的……当时绣有龙凤图案的服装被认为是最时尚的,西方人感到这些东方怪物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美感。
——摘自《中国龙的发明》

1862年为适应国际外交惯例,清朝将三角黄龙旗作为水师官船的对外标识,1888年正式创立了国旗——四角黄龙旗。到1900年之后,商人热衷于在商业场所悬挂大清龙旗,作为招揽生意的幌子。


1997年至2013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以龙作为象征主体的漫画多达14幅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中国龙的形象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