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永丰初中九年级下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下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元谋人 | B.北京人 |
C.半坡原始居民 |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的时代 | B.国家强盛,疆域广阔的时代 |
C.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时代 | D.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时代 |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 B.汉武帝 | C.北魏孝文帝 | D.唐太宗 |
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 | B.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 D.名胜古迹众多 |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张骞出使西域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文成公主入藏 |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封建统治 | B.加重了人民负担 |
C.促进了经济交流 | D.促成了贞观之治 |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A.唐诗影响深远 |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
C.唐诗取材广泛 |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加强 ③大运河贯通 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元 | B.隋元明 | C.秦隋宋 | D.秦元明 |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
A.张骞通西域 | B.鉴真东渡日本 |
C.郑和七次下西洋 | D.郑成功收复台湾 |
有人用“盛世与危机”概括中国的明清时期,中国的明清时期之所以出现了危机,主要是因为
A.文化专制和闭关锁国 | B.白银外流与殖民入侵 |
C.重农抑商和焚书坑儒 | D.外族入侵和军阀割据 |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导致中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列强国家是
A.美国 | B.日本 | C.英国 | D.俄国 |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A.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于发展 |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被共军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据此分析,国民党此次败退台湾的主要原因应是
A.失道寡助 | B.指挥失误 |
C.兵力不足 | D.士气低落 |
小华穿越时空,看到下列场景:这里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学校里一大群淘气的男孩正在学习各种技能;圆形广场上一群成年男人正在讨论是否对外战争。“这里”应是
A.古印度 | B.古代斯巴达 | C.古代雅典 | D.古罗马 |
小明到伊朗游历时,在前往首都德黑兰的大道旁边离地150米的大岩石上,见到了一种奇怪的、从未见过的字体。这种字体是
A.象形文字 | B.楔形文字 | C.甲骨文 | D.金文 |
评价历史人物立场很重要。以下说法完全站在美洲印第安人立场的是
A.“光荣属于哥伦布” | B.“向哥伦布致敬” |
C.“魔鬼哥伦布” | D.“航海家哥伦布” |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这就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共产党宣言》 |
苏联出现了“集权社会主义”,引起了“人与政治、政权,人与生产资料、财产,人与文化的异化”。出现该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联的成立 |
C.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表现在它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 |
C.调整了列强的统治秩序 | D.惩治了战败国德国 |
2014年,巴拿马运河迎来百年庆典。该运河主权全部被收回的主要原因是
A.巴拿马人民的斗争 | B.美国的主动放弃 |
C.战略地位的下降 | D.联合国的斡旋 |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局面的始作俑者是美国总统
A.罗斯福 | B.杜鲁门 | C.肯尼迪 | D.尼克松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与扩展是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当今以促进经济全球化,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APEC | B.UN | C.EN | D.WTO |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 B.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
C.计算机的普遍使用 | D.核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材料二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材料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四 “从最早的历史记录来看,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18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粉碎沙俄追击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他领导土尔扈特粉碎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历时八个月,行程万里,终于返回新疆。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中对于确立封建统治起关键作用的措施?(1分)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太宗的统治措施。这种统治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与材料三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留下的历史著作是什么体例? (2分)
(4)材料四的“他”是谁?“他”的这一举动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中国、西方在以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为核心的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 活动探究
活动Ⅰ:以近代化中政治的民主化为研究内容,制作学习卡片。
(1)小华在研究学习中制作了两张卡片,请你帮助他补全卡片的空格内容。
活动Ⅱ:以近代化中经济的工业化为研究内容,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材料二:早在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工业化建设的前提;通过两次工业革命,采用科技发明的成果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是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百度网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是什么?
步骤二 感悟认识
(4)依据上述内容,请比较归纳出中国与西方大国近代化历程的主要不同特点。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九年级(1)班为纪念这一盛事,拟举行一次“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 表解历史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 文汇历史
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2)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那场登陆战”是哪次登陆?有何重大意义?
第三组 图说历史
(3)依据第三组收集的题为《苦口婆心》的漫画图片 (注:图中德国总理默克尔正在教导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简述日本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怎样?由此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第四组 聚焦现实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网
(4)补全第4组收集的材料中的省略号部分。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