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冲刺版【四川版】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践阼/柞蚕咋舌/揪捽挨紧点/挨时间柳荫匝地/垂死挣扎 |
B.吸吮/竹笋煦暖/旭日炮羊肉/机关炮鹬蚌相争/趋之若鹜 |
C.曲折/曲调祛除/胆怯痴呆症/白炽灯舐犊之情/衹树有缘 |
D.奴仆/仆倒匍匐/葡萄受挫折/订措施有恃无恐/两峰相峙 |
【原创】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帧帽檐鳞次栉比留恋忘返 |
B.胡诌凛洌克尽职守和盘托出 |
C.凌厉熟稔改弦更章前倨后恭 |
D.松弛嗔怒要言不烦彪炳千秋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消防特勤中队召开2014年度优秀士兵表彰会,对优秀士兵颁发了奖状,并给以他们适当的奖励。 |
B.目前,圣莲岛荷花博览园已经初具雏形,进入了环境完善提升阶段,2015年6月是竣工的截至日期。 |
C.去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群蠢蠢欲动,相互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件。 |
D.今年春节遂宁灵泉景区游客众多,为了化解游客的不满情绪,景区设立了“游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景区管理人员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
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 |
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
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让我们在和古人交流中时时感受到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 |
D.“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在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
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作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
B.第②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以技法为最高境界,更注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 |
C.第③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
D.第④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型书法家和工匠型书法家相比,他们不追求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更注重“韵”的获取,更为世人所推崇。 |
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
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是一种敬畏,是要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在体味、领悟和感受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对付。 |
B.奢不能难难:反驳,质问对方。 |
C.妾请无随坐坐: 坐下。 |
D.张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B.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于是余有叹焉 |
C.军吏无敢仰视之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D.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侣鱼虾而友麋鹿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原创】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8处)
孔 子 谓 南 宫 敬 叔 曰 吾 闻 老 聃 博 古 知 今 通 礼 乐 之 原 明 道 德 之 归 则吾 师 也 今 将 往 矣 敬 叔 与 俱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孔子家语·观周》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试分析蒋词上片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
(2)结合两首词的下阕,分析一下,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原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
(1)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2),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3)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5),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7)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8),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⑾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不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⑿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选自《季羡林小品》)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很多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并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 (诗句) ”的奇效。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众筹”的特点,不超过20个字。
众筹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任何人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但是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现代众筹一般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更为开放。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含灾害重建、竞选活动、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软件开发、设计发明、科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