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汉阳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开拓奚落旷野无动于衷 |
B.崎形贵冠浩渺消声匿迹 |
C.恬静执著启迪衰草连天 |
D.痕迹孕育猝然海市蜃楼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下定决心要用我的脚步量完长城,用笔和相机____出长城的历史与现状。
②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____了。
③兔子的脚印先是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在没有觉察有灾祸追随着它时,它的步态是____的。
A.绘画 逃散 平和 B.勾画 逃脱 平和
B.绘画 逃脱 平稳 D.勾画 逃散 平稳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产自鄂州市梁子湖区的梁道品牌大米,荣获第十一届武汉农博会金奖。 |
B.汉江,连贯东西的黄金水道,曾经绘出“万里风帆水着天,千帆秋水下襄樊”。 |
C.割皮救父的武汉孝心兄弟刘培、刘洋,荣膺“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荣誉称号。 |
D.本学期,做饭、洗衣、为父母捶一次背等内容成为人民中学学生的“特别家庭作业”。 |
将“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
A.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 | B.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 C.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 D.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牧鹅散记(节选)
初春孵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120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每天下午四点前后,要给母鹅“放风”一次,让它们到塘边去拉屎、洗澡。它们养成了定时拉屎的习惯,晚上就不必“多此一举”了。这样可以避免正在孵化中的蛋凉得太久,降低出壳率,我们也不必晚间起身看管。
母鹅“放风”归来,总有个别捣蛋分子占据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户主”挤在一边。这时候,往往就要动武,需及时把它遣送回去。还有的好欺侮伙伴,别的母鹅走过它的窝,它都要咬人家一口。碰到这种情况,必须早点儿给它换个位置,塞到最靠边的角落里去,这叫特殊分子特殊处理。
母鹅到了繁殖季节,出于本能,对蛋特别有兴趣。我们定时喂食,给每只母鹅准备了一只小白碗。喂食以后,如果不及时把碗收走,一眨眼工夫,碗就不见了──母鹅把它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上了。
每个窝里,我们一般放16个蛋,放多了怕孵不好。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这么一个怪现象:有的窝,多了一个蛋,而旁边那个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先下的先孵,后下的后孵。利用档案一查,就可以知道哪一窝的母鹅作了案。
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它们怎么偷蛋呢?有一次我在房外悄悄观察到了。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偷蛋的是机灵鬼,被偷的准是马大哈。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这样的窝,出壳率很低,十五六个蛋只能孵出七八只小鹅。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老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拉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拨拉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慢是慢,可是从来没有发现因此碰破了蛋。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鹅的“本能特性”的一项是
A.自动回窝 | B.定时拉屎 | C.欺侮伙伴 | D.护蛋偷蛋 |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初春孵鹅时节,大多数的母鹅都能认得自己的窝,并能对号入座, |
B.要把那些喜欢欺侮伙伴的母鹅放到最靠边的角落里去。 |
C.孵蛋时节,每个窝里都放16个蛋,是因为怕放多了孵不好。 |
D.虽然“机灵鬼”偷蛋的时间长,但从没有碰破过蛋。 |
下列诗句中所表现的对鹅的情感与文中作者不相同的一项是
A.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
B.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吕温《道州北池放鹅》) |
C.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杜甫《舟前小鹅儿》) |
D.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杜甫《得房公池鹅》)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世说新语》三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 |
B.尝与诸小儿游尝:曾经。 |
C.母问其故故:原因。 |
D.母甚异之异:惊异。 |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殷夫人自成之
A.子将安之 | B.闻之于宋君 |
C.得一人之使 | D.西蜀之去南海 |
下列是对三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评价,其中,三人都符合的一项是
A.想象貼切 | B.善于推理 | C.聪明伶俐 | D.富有孝心 |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10分,每空2分)
①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中“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宪成1-4题。
㈠大树之歌
冬末时,我们去北海岸拜访一位爸爸的老朋友。他的年龄比阿公和爸爸的年纪加起来都还大。至于到底有多大?我也算不出来,也不想猜了。反正,他看起来还是很强壮,很能生长的样子。他住的地方,靠近金山一条小河的河口边。他是看着金山乡长大的一棵大树。
什么样的树呢?它是一棵雀榕。雀榕的枝干通常长有许多肉红色的浆果,平地的鸟群最爱集聚那儿,所以它应该也有许多鸟朋友。河口附近还有许多雀榕,树龄都和这一棵差不多。感觉上这个河口应该是一个大树群生的地点,就像象群集聚的泥沼地一般的情景。
这棵基部足足可让四人拥抱的大树,叶子已经落得一乾二净,只剩肥胖的躯干和枯枝伸向清冷的天空。以前爸爸去金山赏鸟,都会顺路去探望它。有一次,我在它身上粗略统计了一下,还有十来种草木寄宿在它身上,像常见的酢浆草、鼠曲草、黄鹌菜、马齿苋等,都会发现。但附近的人并非很善待它,他们在它的身上缠绕了电线,还挂鱼网铺晒,树干间的树洞里也堆积着废弃的空罐头和保特瓶。我们仔细探视这位老朋友,它的枯枝已有一些红色的嫩芽,准备挣出天空了。下个月再来,想必已蓊郁成一片树海!
它的旁边还有一位垂倒的伙伴,大概是枯死一段时候了,又有新的小雀榕自枯树里长出椭圆、浅黄的优雅嫩叶,象征着新生命的孳生不息。
我们把树洞清理了一下,偷偷地把鱼网拉下来。然后,离去之前,向树身行礼、祈祷。不知下一回再来看他是什么时候?也许,那时你已长大到能爬上他的树肩,站在他的肩膀,看到湛蓝的海洋。
㈡大树之死
每年春天,我都会如约前往金山,拜访那棵大树。一棵可能在荷兰时代就出现的雀榕。
去年孩子上国中时,我也带他去。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固定去探望它。有一回,我还带了一群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前往。他们兴奋地手牵手围绕,结果要六个人才能够将它圈起来。
就不知今年春天,它会是什么样的形容,愈接近它时,我总是按耐不住,抱持一种复杂的期待心情。但谁会料到,当我抵达渔村,如常转弯,探头进去时,赫然发现,老树不见了。原本矗立着大树的地方,只剩下空旷的水泥地,一口深井,以及曾经陪伴它的红砖屋。
怎么会这样呢?我吃惊地倒抽了一口冷气。再趋前一看,老树竟然只剩下残根,整棵树都不见了。残留的树根已经腐朽和些许泥土搅拌在一块,村人似乎认为是肥沃的土壤,利用为菜畦,种满了红凤菜。
我再回顾四周,旁边一棵连皮掉落的巨大树干正躺在草地里,树上还残留者一些丢弃的垃圾。那不就是大树吗?
我走过去检视,兀自站着,低回了好一阵,还是不肯相信这个事实。一棵大树往往都拥有上百岁的生命,更何况是雀榕,经常被视为重要的老树,被村人所膜拜,或者被列为保育的树种。哪有这 巧,这棵蓊郁的大树就这样突然辞世,毫无预警。
挨着旁边狭窄巷弄的住家探询,结果遇见了一位老婆婆,无所事事地蹲在门口。她告诉我,老树是自己老死掉的。她还指着旁边的公园说,以前附近也有一棵,也是莫名其妙地死去。
我再回到大树伫立过的位置,仔细看周遭。除了有些变成腐木,还残留的一小段树根,透露了,它在死前,显然被虫蛀蚀得相当厉害。同时,因为被水泥地面包围着,搞不好也是它提早结束生命的原因。水泥是前几年才铺的,我愈看愈生气,直想把大树的死亡归罪到这个原因,因为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原因。
以后孩子们问到大树时,我将如何回答,是要老实地告诉他们现况吗?大树死亡了,要如何教育孩子比较好呢?回家的路上,我有些茫然,更有着几许失落,但也很感谢大树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让我每回去金山都有机会去探望,和它结交为永远的朋友。
(文/刘克襄,出于命题需要,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保持瓶,一种饮料瓶。
读《大树之死》,根据提示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期待——吃惊——( )——生气——( )——( )——感谢
结合加点的词语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们仔细探视这位老朋友,它的枯枝已有一些红色的嫩芽,准备挣出天空了。
为什么作者有时称呼大树为“他”,有时又称呼为“它”?
两篇文本分别以《大树之歌》和《大树之死》为题,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4分
根据要求完成1-13题。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精华。本学期,班级开展了主题为“亲近成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拟定一个选题。
下面三则材料是小组同学在某家长论坛摘录的讨论留言,请你写出讨论所围绕的话题。(4分)
【材料一】小山妈妈:我儿子昨天对我说:“‘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现在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了,让我们家长很头痛啊。
【材料二】小红爸爸:在我们的生活中,乱改成语、同音词借用、谐音词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广告语中对成语的胡乱改编,使人们对成语的认识变得模糊、混乱,尤其是对尚未了解这些成语的小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材料三】王老师: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那天,我对一个学生说:“你作文中的‘咳不容缓’写错了,应该是‘刻不容缓’。”结果,学生回答我说:“老师,我这是活用成语。现在电视广告词中不是常有‘牙口无炎’、‘无鞋可及’、‘随心所浴’吗?”电视广告对孩子们的误导实在是太严重了啊!
你们小组的平平是个“成语谜”,积累了许多的成语和成语故事,但是他的胆子小,总不愿意在人前表现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演成语,猜成语”活动环节,你想鼓励平平参加到小组活动中来,于是对他说:“____________。”听了你的话,平平笑着说:“好,你来演,我来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