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人物用语透露出不同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性格特征,       ,尽显匠心。
⑵要想让“房地产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的事,简单通过限购和提高银行贷款额度的方式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⑶在南美洲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谈南美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       话南美,权且充作南美洲的印象点滴吧。

A.只言片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
B.只言片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
C.三言两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
D.三言两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亭亭碧流暗 B.日入孤霞继
C.林峦分夕丽 D.湖云尚明霁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此高人雅士,          。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
①坐闻蜂鸣蝶舞
②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
③立观云山雾海
④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
⑤晨沐雨露花香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B.拙作奉上,甚感惶恐,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
D.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闻世谓诗人少而多穷达:通达
B.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十余年凡:共
C.世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徒:仅仅
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为十卷次:编次,编纂

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分别能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和“工”的一组是
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②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
③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④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⑥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
B.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将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寄托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所以能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C.欧阳修认为,梅圣俞一直不得志,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穷而后工”,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但他到老也不得志,是非常可惜的。
D.题目中的“诗集”是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欧阳修酷爱梅圣俞的诗作,所以就替这本诗集作序并把它保存起来。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注】,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
⑴“桃源一向绝风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向”、“绝风尘”分别与哪两联相照应?
⑵颈联中吕逸人的居所有什么特点?颈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⑶吕逸人最令作者尊敬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吕逸人的尊敬的,请结合诗句说明。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如琢如磨。(《诗经·卫风》)
⑵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⑸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前赤壁赋》)
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⑻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①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叫“破老汉”,几颗零零碎碎的牙,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只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过。
②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总不得闲。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我一个人躺在土炕上。那天,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后来才知道,是叫“子推”,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一个叫介子推的人的。破老汉说,那是个刚强的人,宁可被人烧死在山里,也不出去做官。那天,队长把一碗“子推”放在炕沿上,让我吃。他也坐在炕沿上,“吧达吧达”地抽烟。队长看着我吃,不言语。临走时,他吹吹烟锅儿,说:“唉!‘心儿’家不容易,离家远。”“心儿”就是孩子的意思。队里再开会时,队长提议让我喂牛。社员们都赞成。
③我喂十头,破老汉喂十头,在同一个饲养场上。破老汉爱唱,也唱得好。“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确实,陕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但是,一唱起来,人就快活了。
④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着一丛,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扑楞楞”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进了草丛……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太小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
⑤有一回,我和破老汉吆起牛回村,离村老远,就听见饲养场上一声声牛叫了,儿一声,娘一声,似乎一天不见,母子间有说不完的贴心话。母牛的目光充满了温柔、慈爱,神态那么满足,平静。我最喜欢的是一头红犍牛,高高的肩峰,腰长腿壮,单套也能拉得动大步犁。红犍牛的犄角长得好,又粗又长,向前弯去;几次碰上邻村的牛群,它都把对方的首领顶得败阵而逃。我总是多给它拌些料,犒劳它……和牛在一起,也可谓其乐无穷了,不然怎么办呢?方圆十几里内看不见一个人,全是山。
⑥看牛顶架,那实在也是一项有益的娱乐。那年春天,我的红犍牛处在新秀的位置上,开始对老黑牛有所怠慢了。它们拉开了架势,对峙着,用蹄子刨土,瞪红了眼睛,慢慢地接近,接近……猛地扭打到一起。红犍牛占据了有利地形,逼得老黑牛步步退却,只剩招架之功。红犍牛毫不松懈,瞧准机会把头一低,一晃一冲,顶到了对方的脖子。老黑牛转身败走,红犍牛追上去再给老首领的屁股上加一道失败的标记。为了这事,破老汉阴沉着脸给我看。他抽着烟,望着老黑牛屁股上的伤痕,说:“它老了呀!它救过人的命……”
⑦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了,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住在医院里的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来看我,带来了乡亲们捎给我的东西,最后从兜里摸出一张十斤的粮票,说是破老汉让他捎给我的。粮票很破,渍透了油污,中间用一条白纸相连。“我对他说这是陕西省通用的。在北京不能用,破老汉不信,说:‘咦!你们北京就那么高级?我卖了十斤好小米换来的,咋啦不能用?!’我只好带给你。破老汉说你治病时会用得上。”
⑧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破老汉”的形象特点。
简述文章第四段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本文借写牛表现了“我”的哪些情感?
为什么作者说“清平湾”是“我的”清平湾?请加以探究。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微时代里的微表达
顾文豪
法国大革命时期,歌德在《诗与真》里写:“在我们的小圈子里,我们既不关心报纸,也无意传播消息,我们的工作就是认识人。”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据说身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是微博控的“微时代”,耽溺于一呼即应的互动体验,瞬间转发的信息散布,光怪陆离的微博文体,我们还会念及歌德这段话吗?
古人序、跋、铭、记、奏、表之类,如今更添新丁,名曰微博体。但论字数,古人写作本就尚简,主张文贵精洁,寥寥数语穷其隐微,尽其毫忽;论格调,微博上那些转发量颇高的文字,似乎也不外是送一碗鸡汤给你喝,指点人应对世情的所谓箴言,这些去翻翻《呻吟语》、《菜根谭》、《增广昔时贤文》,定然要慨叹古人从语词到深意的既富且美,我辈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见解与表达;论学养,算了,学养这事就不提了吧。
这类微博段子集,似乎从未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写作探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样的微时代中,胜出的永远只能是充斥着娱乐性并且成功投射民众欲望的所谓“话题”与“事件”。没有噱头的问题是根本没机会进入读者视界的。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演讲《电影作为哲学实验》极为深刻地指出,“‘大众’属于一个活跃的政治范畴,而‘艺术’属于一个贵族范畴。……‘艺术’所做的无非是保留一个精英贵族的范畴,而‘大众’则典型属于民主范畴。在‘大众艺术’中,你拥有的是一个在民主要素和历史的贵族要素之间的悖论关系。”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一个贵族范畴,而微博的受人欢迎本质上即是基于其民主性,但民主的靠近不代表艺术的同时来临。试问这样的写作,怎么可能进入问题的核心?怎么可能作缜密细致的析解,而非如狂风过境,其来也忽,其去也速?专业话语的失效,粉丝效应的大行其道,使得讨论不再向深刻的一端赶赴,而是奔趋于最大公约数的浅平。有作者甚至认为这种浅平,是接地气。我以为接地气是假,求听众是真,看似是作者引领读者,实则是读者裹挟作者。
昔年鲁迅评陶元庆之画,用了一个比方,“心里的尺”,他说:“他并非‘之乎者也’,因为用的是新的形和新的色;而又不失‘Yes’‘No’,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我想,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那么,所谓微时代,所谓微表达,大抵也不过是这个时代层出不穷的又一个微词汇而已。在这个莫名的“微时代”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心里的尺”。
——(摘自《文汇报》,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简述文章写阿兰·巴迪欧的话的作用。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一个理论是无可辩驳的:人总有一天会死。但有一个理论是可以推翻的:人生只有一次。想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大约需要七年,假设你能活到88岁,那么在11岁之后,你将有11次机会在某个领域拔得头筹。

来源: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