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自主品牌汽车____,已具备了挑战国际品牌的水平。
②过去是不毛之地的高铁片区,如今____,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显示出勃勃生机。
③在于正导演的《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经典形象已____.成了一个泼辣撒娇女。
A.面目一新   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B.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面目一新
c.面目一新   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D.焕然一新   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下列语句得体的一项是(   )

A.今天是令尊八十大寿,欢迎各位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B.毕业之后,我垂念师恩,总想回校看一看,但苦于没有时间,一直未能成行。
C.从教数十年,虽不能说“桃李遍天下”,但本人的高足也涉及各个行业。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②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含苞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选出与其他三项所写节日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翅膀象征着孩子奇妙的想象力、自由、个性等。
B.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监督。
C.剪翅膀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自由和个性。
D.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背诵辄:就
B.招之试,之才:才华
C.环萧然堵:墙壁
D.诗赋笔立成援:提起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书易米/虽董之严刑    
B.莫之能禁/ 輮使之也    
C.莫贫敏轩/舜发畎亩之中    
D.性不耐久客/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文中有哪些事件能体现其“其流风余韵”?请简要概述。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金轻一笑③。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棹:船浆,代指船。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2)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4)                 ,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
(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6)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行路难》)
(7)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五彩瓷
沙舟
济南城雅风轩古玩店苏掌柜,个矮干瘦,全无山东大汉的豪壮,通身透出江南才子的灵机。这日,有个长袍革履戴礼帽的年轻人,手提一只皮箱步入雅风轩,问这里收不收旧物。苏掌柜上下打量一眼来人,盯住来人提着的皮箱,问有何宝贝,拿出来瞧瞧。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苏掌柜看到将军罐,眼睛一亮,俯首仔细端详。将军罐约四十厘米高,品相极佳,没有丝毫破损。底部“大明正德年制”款,周正清晰。苏掌柜一番品赏后暗喜,遇到大宝贝了,就这么高大的将军罐,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掌柜让来人开价。来人道,这只五彩将军罐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急于留洋用钱,不得已才出手,掌柜若有意收藏,一口价,一千块大洋。苏掌柜咂舌,嫌价太高,道时下行情,最多值六百块大洋。来人口气很坚决,少一个子儿他也不出手,说着捧起将军罐,就要往锦盒内装,苏掌柜抬手按住将军罐道,价钱可以再协商,八百块大洋怎么样?来人坚持一口价,少一个子儿便走人,好玩意儿不愁买主。苏掌柜见来人没有还口的余地,轻拍了下柜台道,成交。不过,他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要来人稍等片刻,容他筹措。
苏掌柜出去三四盏茶的工夫,匆匆而归,将一千块大洋置于来人面前。来人收起大洋,冲苏掌柜笑笑,拱手告辞。
苏掌柜如获至宝,手托水烟袋,笑吟吟地凝视着将军罐,尽情品赏。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明代五彩瓷的制作,是先入窑烧制青花,出窑后再填上红、绿两色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称作后填彩。由于五彩瓷是二次烧制,一些烧出青花未填彩的半成品流入到民间,过几百年后,有人填上彩入窑烧制充当真品。这只将军罐就属于此种情况,苏掌柜是从填彩上看出破绽的,填上去的彩稍微艳了点儿。
苏掌柜正在懊丧之际,一名玩童手持一封信跑进雅风轩,问谁是苏掌柜,有位先生让把这封信交给他。苏掌柜接过信,取出信笺,见上面写着“有来有往”,落款“天津云祥斋”。
苏掌柜看到“云祥斋”三个字,脑袋“嗡”地就涨大了。
苏掌柜原籍江西赣州,少时在景德镇学过制瓷,拉坯、挂彩都很在行,后来对复制古瓷发生兴趣。有一年,他偶得一对明代赏瓶,填上彩二次烧制成功,充当五彩瓷带到天津,以一千块大洋被云祥斋收购,当时可谓天价。他不便在天津久留,想日后云祥斋巩掌柜定会发现那对赏瓶青花图案完整,彩是后填上去的,就揣着这笔钱来到济南,开起古玩店。不料二十年后,云祥斋巩掌柜后人,以同样的手段给他来了个“请君入瓮”,所不同的是,将军罐属五彩瓷半制品,青花图案不完整,填上彩后,一般人很难鉴别出是赝品,要不是先前作过假,有所经验,填上去的彩稍艳了点儿,他也不能看出是赝品。
苏掌柜捧起将军罐欲摔,抖几抖舍不得撒开,这可是花了一千块大洋的物件,若留着准能以更高的价出手,但又不愿再做售假之人。犹豫之间,店外有个耍猴的,蓦然捶响铜锣,他一哆嗦,将军罐脱手坠地。他盯着满地摔碎的瓷片,叹一声道,碎得好,省得关不住贪心,使人上当受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2期)
请简要概括苏掌柜的形象特征。
本文写关于苏掌柜与云祥斋的旧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2)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会答为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各人答案就会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答一句吧:“为学做人。”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称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因为这三事是人类普通道德标准,总要三者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应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须有相当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就是专门学识。但专靠这常识和学识还不够,还须养成总体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断力。以上所说常识和总体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才能不忧?为什么仁者会不忧?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中国先哲人生观怎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都包含在里头。大凡忧之所从,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则一寸两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一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故《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因为认定这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划分,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为我们所得?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还有何得失可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至刚。人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第二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意志由刚强变柔弱易,由柔弱返刚强难。自己做不起自己主,还有何事可做?只有奋斗,才可得自由。意志磨练到家,自然是看自己应做之事,一点也不迟疑,扛起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为学与做人阅读答案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面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便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你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
诸君啊,醒醒罢!你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1922年12月
(选自《阅读名篇——中外演讲辞卷》)
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②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用斜线“/”给第①句话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都是刻苦求学的典型事例,请分别写出事例的主人公。
依据选文的内容,请简要介绍“连横合纵”的内容。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黛玉撰写的《桃花行》声调悲凄,触动了宝玉及众姊妹。大家商议重起诗社,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李纨为社主。(《红楼梦》)
B.《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通过夏瑜为推翻满清统治,坚持斗争,英勇献身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
C.吴荪甫得知公债上涨是赵伯韬暗中捣鬼,便想拉拢杜竹斋结成“攻守同盟”,杜竹斋却倒戈一击,导致吴荪甫惨败。(《子夜》)
D.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E.欧也妮守寡后改变了节俭的习惯,为自己添置了不少衣服,还经常周济他人。然而人们背后仍骂她是“守财奴”。(《欧也妮·葛朗台》)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请简述《红楼梦》中宝玉得知黛玉死讯一事的主要情节。
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概括分析题
电视剧仍需直面现实的勇气
张德祥
电视剧,作为影响范围最广泛的大众艺术之一,毫无疑问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与现实共振,为社会发展与改革提供助推力。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能够做到直面现实,揭示矛盾,呼唤改革,鼓舞人心,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进,文艺理应发挥它的鼓舞作用。电视剧不只是娱乐工具,它是艺术,就应当承担艺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今天,具体说就是直面现实,反映现实,以文艺的力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对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说还任重道远。
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的流失,固然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受众的分流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电视剧本身不能提供人们期待的精神营养。想有营养,就得接地气;想有力量,就得扎根现实土壤,关心大众的关心,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感。在经过了“雷剧”、“神剧”、“闹剧”之后,电视剧在情节的“离奇古怪”上几乎走到了尽头。见怪不怪的观众,要看的不是你如何“雷”与“神”,而是你是否关心着他们的关心。可惜的是,许多作品不接地气。所谓“雷”、“神”、“闹”,都是以荒唐求刺激,以离谱求娱乐,因而绕着现实走。这从就是艺术创作的末路。离开了生活之,离开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你的故事再天花乱坠,也不过是假花而已。缺少了鲜活的生命气息,怎能动人?
从数量上看,现实题材电视剧也不少,甚至很多,一些作品也反映了社会敏感问题,比如养老机制、教育方向等,但还是有许多作品在绕着社会现实走,很少切入社会现实的内核。怎么绕呢?首先,故事限定在家庭之中,不涉及家庭之外的社会现实;其次,在家庭里,讲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为要不要生孩子、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争吵不休,或者是财产分割、利益争夺之类“家斗”;再次,这类家庭伦理剧,多是喜剧定位,吵吵闹闹,大家看得热热闹闹,最后误会消除,皆大欢喜,家和万事兴了。这是很好的娱乐,也是很好的抚慰。于是,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你很难看到社会的真实面貌,遑论社会内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有意无意地绕开了现实,也就离观众的精神需求越越远了。
一种艺术的活力,首先自于其感应与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下降了,那么,这种艺术就会逐渐失去进取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泉,不仅是素材的泉,也是感情的泉、力量的泉。如果不能感应生活、不愿响应生活,那么,从哪里获得泉呢?艺术的活力与激情又从何而?所以,回到现实,脚踏实地,与现实对话,用艺术思考回应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握社会的新状态,是电视剧获得精神力量、也是电视剧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唱响时代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这一切,都只能从现实出发。
电视剧介入现实、关注社会能力的下降,跟市场有关系。谁都知道,市场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难以把握,过深地介入现实,投资制作的风险较大。所以,历史题材可以一拍再拍,而捉摸不定的变化着的现实题材却令人却步。但是,艺术的发展是没有退路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中推进,电视剧也是如此。长时间徘徊在一个平台期的电视剧,迫切面临着突破,不是技术或技巧的突破,而是精神与思想的突破。正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治勇气一样,电视剧真正面向现实需要艺术勇气。时代在召唤!
【原创】近些年电视剧收视群为什么会流失?请简要概括。
当今很多电视剧为什么要绕着现实走?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其原因。
抗日神剧《女子炸弹小队》有一情节:一女兵为打下日本飞机,用炸药炸岩石,炸飞的石头果真将日机击落。此类神剧令观众反感不已,面对这类问题,今后的电视剧制作需做怎样改进?理由是什么?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江苏版】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