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在中国存在一种广泛而普遍的宗族文化——祖先崇拜,由此衍生出遍布民间的祠堂。下列关于祠堂文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祠堂的盛行与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B.宗族被封建政府授权直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维持乡村治安
C.自先秦时期起国家便鼓励民间修建祠堂
D.祠堂是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条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下列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与此相符合的是           (   )

A.设安西都护府 B.设瀚海都督府
C.设忽汗州都督府 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隋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人口为四千六百多万;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人口为一千二百多万;天宝元年(742年),全国人口为近五千一百万”。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战乱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B.“开皇之治”较“贞观之治”成效更为显著
C.唐朝建立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促使人口逐渐增加
D.新农作物玉米等引进中国,使唐朝人口迅速增长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对谋反等重大犯罪的惩处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   )

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观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

A.1922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是正确的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   )

A.钢铁的产量 B.石油的产量 C.粮食的产量 D.煤炭的产量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及“中法关系”的密切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   )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吴佩孚曾与当时参加南北和议的双方将领联名通电:“顷接京电,惊悉青岛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为掩盖其卖国行径 B.吴佩孚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
C.军队在这一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中国政府最终在合约上签了字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书中写道:英国“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作者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其实质是               (   )

A.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 B.形成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C.产生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D.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准备了条件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改变法国经济的前工业化的性质,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小农所有制,滋生了单干主义的价值观念,给法国工业化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对法国大革命持否定态度
B.法国大革命是阻碍法国工业化的根本因素
C.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导致了小农经济的滋长
D.法国大革命时期不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材料四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请依据材料和史实说明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表现及出现的原因。
(2)请分析该现象的出现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现象?简述出现这些新现象的有利因素。
(4)比较材料二、四中吕不韦的做法与黄宗羲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单评价黄宗羲的这一观点。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开始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之旅。上海在1843年只有23万人,至1880年突破100万人;武汉1840年前约20万人,到清末已达80万人。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张之洞试图通过对当时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进行改革,用建工厂、修建铁路的具体“实业”来使落后的中国逐渐强盛起来,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他创办的汉阳铁厂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也是当时远东第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1896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他先后主持修筑芦汉铁路、粤汉铁路,1906年又议修汉川铁路。此外,他还创设自强方言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整饬和改进商业和金融业,从而奠定了武汉地区现代化的基础。
——《洋务运动重臣——张之洞》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其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武汉等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近代政治上产生的积极影响,请用一例重要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之洞追赶时代潮流的主要做法及其影响。

来源:2011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