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市水东学校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人们常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我国云南境内距今约170万年的远古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 B.蓝田人 | C.元谋人 | D.大汶口人 |
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荣获长江三角洲“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 B.黄瓜 | C.粟 | D.水稻 |
如图所示的远古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
B.海洋文明 |
C.草原文明 |
D.游牧文明 |
如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B.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
C.教人耕种与医药 |
D.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
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传说提供了证据。下列文物不能印证的是( )。
A.鱼纹彩陶盆--------懂得制陶 |
B.栽培稻谷遗存------原始农业 |
C.陶埙和骨笛--------原始音乐 |
D.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成熟文字 |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礼”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
A.尧 | B.启 | C.禹 | D.舜 |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审议项目,殷墟遗址极大展现了王朝的社会风貌,此王朝是( )。
A.夏朝 | B.西周 | C.商朝 | D.东周 |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主要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故事大约发生在( )。
A.商末周初时 | B.夏朝时 | C.黄帝时 | D.春秋战国时 |
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属于( )。
A.公元前5世纪70年代 |
B.公元前4世纪70年代 |
C.公元前5世纪80年代 |
D.公元前5世纪80年代 |
下列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 B.城濮之战 |
C.马陵之战 | D.长平之战 |
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 B.韩、赵、魏 |
C.赵、魏、秦 | D.燕、韩、赵 |
与“朝秦暮楚”这一成语有关的事件是( )。
A.齐桓公称霸 | B.晋楚争霸 |
C.合纵连横 | D.吴越争霸 |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②④ |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
C.士人的解放 | D.社会的急剧变革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 B.统一 |
C.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 D.适者生存 |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道:“写字就是画画。”右图龟甲中的刻画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字。其文字是( )。
A.金文 | B.小篆 | C.大篆 | D.甲骨文 |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反抗赵国的进攻,以下符合他的观点的是( )。
A.主张民贵君轻 | B.反对掠夺战争 |
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 D.主张政治改革 |
“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道家 | B.法家 | C.儒家 | D.墨家 |
余秋雨在《古堰沉思录》中写道:“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文中的“他”指的是( )。
A.黄帝 | B.李冰 | C.禹 | D.炎帝 |
广告词“神农故里,编钟故乡”所指的地点是( )。
A.广东广州 | B.福建福州 | C.湖北随州 | D.浙江杭州 |
我国境内距今约70万-20万年、懂得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错误: 订正: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军事名言,出自战国时期孙武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一书。
错误: 订正: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错误: 订正:
在历史课上,老师介绍:“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商鞅变法的辩论:
A组观点:改革是成功的。 B组观点:改革是失败的。
你赞同哪一组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谣一中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歌谣二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措施?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4分)
(3)材料中体现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图片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
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
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2)材料二中他作为教育家“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请写出他的一句教育名言。
读图识史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照片一展示了中国黄河流域 原始居民的生活,住着 房子。
照片二中的人物被全世界华人尊称为“ ”。
照片三拍于陕西的西周墓地遗址, 照片四是西周著名的五祀为西周凭借 制度,巩固了国 鼎,这是商周时期 家的统治。 文明的重要代表。
(2)上述照片所反映中华文明呈现什么特点?(写出一点,2分)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战国结束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0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1)统治的和谐: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图是战国时期修筑的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
(3)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暴君(写出一位即可)。
(4)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如何加强国家管理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