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
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
C.化学键的断裂会放出能量 |
D.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Cl2(g)+H2(g)===2HCl(g) ΔH1 2H2O(g)===2H2(g)+O2(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2和ΔH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2ΔH1-ΔH2 | B.ΔH3=ΔH1+ΔH2 |
C.ΔH3=2ΔH1+ΔH2 | D.ΔH3=ΔH2-ΔH1 |
对于反应A + B = 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升高体系的温度 | B.增加体系的压强 |
C.增大C的物质的量 | D.增加A的物质的量 |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 |
B.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w变大 |
C.BaSO4不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为弱电解质 |
D.电解质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
2A(g)+B(g) 3C(g)+4D(g)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 = 0.7mol·L-1·min-1
B.V(B) = 0.3mol·L-1·min-1
C.V(C) = 0.9mol·L-1·min-1
D.V(D) = 1.1mol·L-1·min-1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
B.C(H+)=1.0×10-7mol/L的溶液 |
C.C(H+)= C(OH-) |
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时,测得乙酸钠溶液的pH﹥7 |
B.常温时,测得0.1 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
C.相同温度下,测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
D.乙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产生气泡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
可逆反应aA(g)+ bB(g) cC(g)+ 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
C.化学方程式中b>c |
D.达平衡后,减少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和由水电离的OH-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CO32- | B.NH4+ | C.NO3- | D.HCO3- |
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
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 |
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B.生铁比纯铁更易生锈 |
C.铁质配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
D.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
已知反应①稀溶液中,H+(aq)+OH-(aq)=H2O(1) △H=-57.3kJ/mol,
②2C(s)+O2(g)=2CO(g) △H=-221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
B.2molC(s)+1molO2(g)的能量比2molCO(g)的能量高221kJ |
C.0.5 molH2SO4(浓)与1 molNaOH溶液混合,产生57.3kJ热量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一定温度下,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若把AgCl分别放入 ①100mL水中;②50mL0.1mol/L NaCl溶液中;③10mL0.1mol/LAgNO3溶液中;④20mL0.1mol/L MgCl2溶液中。搅拌后在相同的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④>③>②>① | D.①>③>④>② |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
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lCH2CH=CH2的反应 |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
D.乙烯与溴水的反应 |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2)PH值为3的CH3COOH 溶液与PH值为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
溶液中C (Na+) C(CH3CO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C(Na+),则CH3COOH 溶液的体积 NaOH 溶液的体积。
(4)将m mol•L‾1的CH3COOH 溶液和n mol•L‾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7。则原醋酸溶液中的C(H+) 原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OH‾)。m和n的大小关系是m n。
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的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盛装待测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滴定至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
(2)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
(3)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序号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25.00 |
0.00 |
26.29 |
2 |
25.00 |
1.56 |
31.30 |
3 |
25.00 |
1.00 |
27.31 |
(4)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 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 __。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正反应是__ _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则: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 。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足量CuSO4溶液,则: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其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