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教通信息平台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宿迁市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A.从汉到元郡县制逐步被废除 B.地方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逐步消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推广
B.从耦犁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沿用
C.铁犁牛耕是唐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耕犁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技术创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北宋城市经济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的街市

A.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C.官府不监督交易活动 D.经营活动是八方辐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鲁迅本质上是一位诗人。在他身上,既有着    的激越与孤傲,又有着       的沉郁与悲悯。”你认为空格处填上哪位诗人比较合适?

A.苏轼 李清照 B.李白 杜甫
C.辛弃疾 高适 D.辛弃疾 屈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孔子虽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但是从古至今,孔子或被推崇、利用,或被否定、贬损。
下列人物对孔子的态度分类正确的是①汉武帝②康有为③李贽④鲁迅⑤袁世凯⑥秦始皇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书法艺术
C.篆刻艺术 D.戏剧表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在《国史大纲》中又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宰相权力总体走向分散,明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宰相权力总体不断集中,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唐代宰相轮流坐庄,宰相制度总共经过六百多年被废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东西方思想家,按照其思想都有肯定人的价值的共同之处来搭配,错误的是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薄伽丘
C.康德—但丁 D.普罗泰格拉—朱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下列哪些历史事件起积极的作用
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②
C.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10月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的“中国”是指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中华民国
C.满洲国 D.中华共和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扼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
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新局面的出现”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但是,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这项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规定价格水平 D.发放紧急救济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轻贱的工具),其结果必至强史以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这一段话的意思包括
①肯定传统史学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②抨击讲求褒贬笔法的传统史学
③赞同道德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
④作史者应裁抑主观而忠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之为手段
⑤认为传统史学有严重的缺点,应该加以改革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文两万多字,分两期连载,初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历史论(唯物史观)、经济论(政治经济学)和政策论(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这三部分是不可分割的,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该文”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外国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欧洲社会主义时,第一次向中国人披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和一些留日学生,也开始零星、片段地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孙中山也曾发表演讲,称赞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主要是由于

A.俄国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 B.没有五四运动的有力推动
C.没有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有利条件 D.缺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认为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的理由是①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④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画里面,与《日出·印象》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9月29日,中日韩三国外长在上海举行了有关朝核及东亚共同体议题的会议。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梦想,……理想状态是,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安全问题也可以在共同体框架内讨论。”目前,与理想中的东亚共同体性质相似的区域性集团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1)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
(2)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开放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国际社会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联邦、中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
——节选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节选自《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原因。2分
2.关贸总协定成立后,有没有实现其初衷?为什么?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作用。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当今世界“四流企业卖力气,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这里的标准实质就是规则。
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1)根据材料一可知,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由谁掌握?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三流、四流企业”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
第二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
第三条 临时大总统有统率陆海军之权。
第四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及任免国务各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同意。
第六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
——摘自《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章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仅实业部即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办理申请注册新式企业及有关实业的事项41起。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工、交、商、矿、农、林、渔、牧等各个方面……据英国领事1912年的长沙商务报告记载:“自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
——摘自《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首先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行了剪辫,有的地方群众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剪辫运动……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强制剪辫及因此而起的冲突,军、警或少数热心剪辫者,沿途设卡,强制剪辫。有的地方群众则公开反抗,如山东烟台就发生因强制剪辫而引起的罢市风潮,大多数地方的群众,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剪辫。有的人想办法来保存发辫。……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的是何种政体?(2分)与世界上哪个国家政体最为相似?(1分)
(2)材料二说“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4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剪辫运动”的实质。为什么辛亥革命会涉及移风易俗?(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简析辛亥革命的意义。(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在拿破仑的灵柩穿过凯旋门45年之后的1885年,这个似乎是专为武士建造的凯旋门下,第一次举行了一位作家的葬礼。这位作家就是维克多·雨果。这一天,举国哀悼。也许,这是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第一次全体静默,第一次有机会共同反省和思索,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受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为其送行。经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转变。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摘自《从拿破仑回归雨果》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3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部雨果的作品,指出其属于哪一种文学艺术流派。2分
2.结合近现代史说说法国是如何完成从崇尚专制武力到追求民主和谐这一伟大转变,使法国得救的?2分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4分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谈一谈你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的看法。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人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联合国宪章·序言》
问题:
(1) 材料一中的①②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1分)试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3分)
(2)材料二所主张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2分)其中传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有何异同?  (4分)
(3)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试举两例说明(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1861年2月 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1864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
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1864年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
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
1873年1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
——(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