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动脉 | B.静脉 | C.毛细血管 | D.上下腔静脉 |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不断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A.心脏 | B.主动脉 | C.瓣膜 | D.肺动脉 |
哈维实验中用绷带将上臂扎紧时,前臂有血管鼓胀起来,该血管是
A.动脉 | B.静脉 | C.毛细血管 | D.不能确定 |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
A.16次 | B.18次 | C.75次 | D.120次 |
下列关于动脉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
B.管内血流速度快 |
C.人手臂上的“青筋”是动脉血管 |
D.管壁厚、管腔小 |
如图,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
A.左心房 | B.左心室 | C.右心房 | D.右心室 |
心脏内的瓣膜使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动脉 |
B.心室→心房→静脉 |
C.心室→心房→动脉 |
D.心房→心室→静脉 |
根据血液的分层现象可知,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浆、红细胞 |
B.血浆、血细胞 |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
D.血清、血细胞 |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
B.有细胞核的是红细胞 |
C.体积最大的是白细胞 |
D.不易看到的是血小板 |
皮肤划破流血时,伤口能自动止血,完成这一功能的结构是
A.血小板 | B.白细胞 | C.红细胞 | D.血红蛋白 |
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
检验项目 |
结果 |
参考范围 |
单位 |
红细胞 |
4.39 |
3.50~5.50 |
1012/L |
白细胞 |
12.8 |
4.0~10.0 |
109/L |
血小板 |
140 |
100.00~300.00 |
109/L |
血红蛋白 |
130 |
120.00~160.00 |
g/L |
A.贫血 B.高血压
C.白血病 D.有急性炎症
一个B型血的病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输入血的血型应是
A.A型 | B.B型 | C.O型 | D.AB型 |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野,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和分支情况,标号①、②、③分别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B.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
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右心室、左心房 | B.左心室、左心房 |
C.右心室、右心房 | D.左心室、右心房 |
如图表示肺泡处的物质交换,A表示的物质是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营养物质 | D.尿素 |
动脉血的特点是
A.含养料丰富 | B.含氧和养料都丰富 |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 D.含氧量少,颜色暗红 |
下列血管中流动静脉血的是
A.主动脉 | B.肺动脉 | C.肺静脉 | D.肾动脉 |
下表为某三人尿检化验单的一部分,尿液检测正常的是(+表示有,-表示无)
|
红细胞 |
葡萄糖 |
蛋白质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常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A.废物减少 | B.二氧化碳减少 |
C.血细胞减少 | D.葡萄糖增多 |
某人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损伤,则丧失运动功能的是躯体
A.左侧 | B.右侧 | C.两侧 | D.不能确定 |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
A.脑和脊髓 | B.脑和脑神经 |
C.脊髓和脊神经 | D.脑神经和脊神经 |
人体内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
A.大脑 | B.心脏 | C.脊髓 | D.脑干 |
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细胞体的标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脑的灰质 | B.脊髓的灰质 |
C.大脑的灰质 | D.脑和脊髓的灰质 |
如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顺序是
A.1→2→3→4→5 | B.5→4→3→2→1 |
C.1→3→5→4→2 | D.2→4→5→3→1 |
某同学膝跳反射实验失败,下列不属于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测试同学叩击速度太快 |
B.被测试同学没有自然放松 |
C.测试同学叩击部位不准确 |
D.被测试同学绷紧了膝关节 |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
A.角膜 | B.虹膜 | C.视网膜 | D.晶状体 |
下列与视觉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A.晶状体 | B.虹膜 | C.结膜 | D.视网膜 |
正确表示视觉形成过程的是
A.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
B.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
C.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 |
D.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
耳结构中能将振动从鼓膜传到内耳的是
A.外耳道 | B.听小骨 | C.半规管 | D.前庭 |
听觉感受器能将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听觉感受器位于
A.鼓膜 | B.前庭 | C.耳蜗 | D.听小骨 |
内耳受到感染时,人可能会失去平衡感而跌倒,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鼓膜 | B.听觉感受器 |
C.耳蜗 | D.前庭和半规管 |
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闭上眼睛 | B.原地卧倒 |
C.堵耳张嘴 | D.张口或闭嘴堵耳 |
(1)人体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由图1中标号 组成。
(2)图1标号②中的液体是 ,与标号①中的液体比较,没有
和 ,这与[①] 的 作用有关。尿液的形成除此以外,还与 的 作用有关。
(3)“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使尿道括约肌放松,尿便经尿道口排出。”从这段描述可知,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内,在图2中以字母 表示;效应器是 ,在图2中以字母 表示。
(4)排尿反射属于 反射。
(1)在“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实验中,透镜和白纸板分别模拟眼球结构中的 和 。
(2)根据实验现象和眼球的结构分析,视网膜上应是 、 的物像。
(3)该装置在“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时,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左右移动白纸板,发现清晰的物像位于白纸板的 方。
(4)如果形成近视,可以佩戴 进行矫正。
(5)为预防近视的形成,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 。